方士们的表情更添希望。他们深知眼前这个年轻人的话语分量非同一般,这不仅是改变自身命运的机会,更是展示本领的大好时机。
众人心底涌起阵阵期盼,纷纷表示会全力以赴响应号召。
“谁能带来三人,本官便免除其家奴身份。”
“带五人来,可晋升为吏。”
“十人的话,授予官职并加爵!”
“不仅你们带来的算数,由你们引荐的工匠再次招徕之人,两人计为一人在你自己名下。”
“依此类推,四人计为一人。”
** 正色道:“这是最为迅速有效的方法。”
“雷火司的左右中侯职位目前空缺,只要你们拉来的人足够多,连本官这少府之位也不是不能相让!”
工匠们神情忐忑,心思动摇。
鹤山翁连忙别过脸去,不愿被他人发现他内心的波动。
据他自己所知,雷火司的左右中侯职位已经许给了不止十个人,这其中也包括了他自己和鹿山翁。
想到刚才**提出的招人策略,细思极恐,让人寒意顿生。
唯有**这样道德沦丧、心术不正的人才会想出如此毒辣的手段。
“各位好好考虑一下,本官绝不勉强任何人,毕竟强扭的瓜不甜。”
“若有人愿效力本府,尽管告知管事。”
“此事本官会严守秘密。”
说完,他的目光扫过一众人等,察觉到不少人心动的眼神。
在这种世世代代为奴的命运面前,一定有人会自愿为自己卖命。
煤钢工业即将全面铺开,**在这当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炸山修路,开采矿石,以至换得更多匈奴俘虏。
**不会让人员短缺阻碍生产的提升。
“先生,不如选一些聪明能干的文吏过来暂时帮忙?”
扶苏深知事情的紧迫性,贴心地提出建议。
**缓缓摇了摇头:“殿下,那些读书人不适合干这样的粗活。他们整天想着圣贤文章、治国安邦的大道理。”
“让他们成天待在磨坊与硝石、木炭、硫磺打交道?”
“能不出乱子已是万幸。”
扶苏默不作声,觉得有几分道理,但心里却有些不服气。
那些文吏读过更多的书,在朝廷里也应该有能力应付繁重任务,怎可能不行?
“殿下,日后果自见分晓。”
**未作更多解释。
此时此地,既没有林东党也没有民国时代的所谓‘大师’。
满口仁义道德的儒生比比皆是,但真正为国家兴盛贡献最多的,却是默默耕耘的普通工匠与农夫。
**想要的是技艺精湛、勤恳踏实的工匠,并且数量越多越好。
那些自负清高、恃才傲物的知识分子还是让他们早早滚蛋吧。
“相里先生来了,我们去看看吧。”
两人才说到一半,相里公已经带着十余人拿着各种测量工具走了过来。
**和扶苏立刻迎上前。
经过一番寒暄后,又开始讨 ** 务。
“殿下,陈少府所需的粉碎机制造难度颇高,”相里公说道,“两个滚轮加起来五千余斤重,日夜不停地工作。按照吩咐,滚轮中间的缝隙要能把大如头颅的矿石碾碎成拳头大小。”
“微臣重新设计了水车结构,特来实地测算。”
“相里先生辛苦了,有你如此能人辅佐,实乃朝中之幸。”
扶苏慷慨赞扬。
“还有一件大事需要相里先生做准备,” **说道,“除了铁路外——”
“什么?铁路?”扶苏惊诧不已,“铁轨?”
“正是,修建几条新道路,先用砂石铺基,再铺设规整的横木,并铺设两条铁轨供矿车运行,哪怕载重万斤也有保障,此乃长久之道。”
扶苏惊讶地点点头,觉得确实是一劳永逸的办法。
**接着说:“对了,还有二十万刑徒不日将抵达咸阳,朝堂忧患再叛,不如教他们学技立业……”
九十三
二十万人!
归入 ** 门下!
即使在巅峰时刻,墨家也未曾见过这般盛况!
而相柳一族尽管持有矩子令牌,世代尊崇,但也仅仅是将其置于供奉。
理由很简单,如今名不符实。
自从墨家三分天下后, ** 力量渐微,相柳家又怎好意思自称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