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坐在洞府中。
横剑于膝。
李殒闭目养神,追寻冥冥之中的悸动。
虽距上次破除境界并没有多久,但现在根基已经牢固,剑气打磨精纯,继续往后走是应有之意。
按照修行理论,虚丹金丹都归类于结丹,两者之间的差距并不大,硬要说,就是虚丹境占了一个虚字,如水中月。
金丹占了实字,金性万年不移。
由虚化实,重要的就是这一点金性。
前人很难在短暂时间追寻到金性,所以才将结丹境一分二,好让人循环渐进,不至于困死在这个门槛前。
自然,这个门槛对庸才而言高不可攀,恍若天上宫门,对于天才,真的只是道较费事的门槛。
跨过去并不难。
正巧,李殒就是天才,还有斗剑杀人积攒的气运补充,合适的福地打坐闭关,几乎前后脚就追寻到金性的痕迹。
尝试将这点金性纳入体内,随剑气漩涡流转。
然而金性就像是滑不溜秋的鱼,一进入体内,就蓦然消失不见。
不能说消失,更像是虚幻接触不到实体,两者叠加在同一身体,可但始终不能相交。
尝试许久没有作用,李殒收敛气息,翻出《姹女龙虎金丹道》和卢顺的修行记录查看。
前者是仙门几千年前的正统道诀,后者是剑宗精英弟子的修行经验,分别从仙门和剑宗诠释了金丹的构成,让李殒觉得豁然开朗。
“差点陷入一个迷局,仙门和剑宗怎能一样呢?”
既然是两个不同的流派,功法不相同,那么对于金丹的诠释也就各有千秋。
仙门要求虚丹转化金丹,始终保持如一,力求完美无缺,以九条道纹生出为最佳。
而剑宗,在之前对于金丹的看法,确实和仙门没有区别,金丹金丹即然是丹,那么就该在体内结成一个丹。
但后面随着剑道发展,许多代惊才绝艳的剑仙不断改革,对于金丹的诠释就完全是另外一种模样。
我等剑修,追寻的是杀力,要的就是极致的快,极致的锋锐。
仙门所谓的九转金丹看起来完美无缺,实则太过中庸,只适合修行成仙,不适合与人厮杀。
更不用说还要各种麻烦事情做准备,方位、机缘、材料、乃至于天时,缺了任意一种都有可能功败垂成。
可以借用理念,不能照做。
越翻头脑越清晰,到最后一页,已是大片的留白,后面只记载八个字:学我者生,像我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