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一明的父亲更是忍不住喊了出来,他家有两个儿子。
而他的大儿子早年因为上山不慎摔伤了腿,如今已经无法干重活。
家里的生计全靠着乔一明外出做工才能勉强维持,他的两个女儿也已经出嫁。
征兵的消息对他来说,无疑是个晴天霹雳。
“这可怎么办?我们家的儿子今年刚刚十六岁啊!”
乔婶的声音中带着无法掩饰的焦急,眼眶已经湿润,泪光在眼中闪烁。
“是啊,我儿子要是走了,我们这一家老小可怎么活啊?”
另一个村民的声音也充满了无奈与焦急。
“对啊,我们家就靠我这儿子种地养活呢,他要是走了,我们这一家老小可怎么活啊!”
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妇人抹着眼泪,声音哽咽,她的脸上写满了岁月的沧桑与生活的艰辛。
村民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眼中的恐惧与不安愈发浓烈。
听到这里,许小乐的心,跳得更加急促了。
她想到了自己的大哥,急忙转头看向爹娘,只见他们的脸上也写满了凝重与担忧。
她又迅速看向许大树,大哥的眉头紧锁,似乎也在为这件事犯难。
就在这紧张压抑的氛围中,村长站了出来,他用力地敲了敲手中的拐杖,示意大家安静。
村长声音沉稳有力,他大声说道。
“朝廷已经下了明确的规定,凡家中有两个男丁以上,且年满十五岁的男子,家里最少需出一人应征入伍。
但是,朝廷也清楚,家中的青壮年大多是家里的顶梁柱。
他们一旦离开,家里的农活和生计都会受到严重影响。
所以,朝廷也给出了另一个选择,若有谁家实在不愿让儿子入伍,可以缴纳十两银子作为替代。”
村长的话音刚落,人群中立刻像炸开了锅一般,议论纷纷,有的村民甚至已经开始低声哭泣。
“十两银子?这可不是个小数目啊!”
狗蛋的娘皱着眉头喊道。
狗蛋今年正好十五,在规定之列,可她家只有他一个劳动力,如果他真的去参军,这个家可怎么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