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一封来自匈奴的信,送到了刘恒手中。
居然是匈奴冒顿的求和信!
原来,匈奴冒顿御驾亲征,彻底剿灭了月氏残部,楼兰、乌孙、呼揭等20多个部落相继归附匈奴。
现在的匈奴已经彻底和汉朝的北方边境接壤,不仅实力大增,以后侵扰汉朝也更容易了。
可匈奴冒顿的身体支撑不住了,御驾亲征月氏中了一箭,生命已经危在旦夕。
此时正值匈奴下一任单于的角逐之际,冒顿不得不放下身段,写信和汉朝求和。
当然了,还是经典的手段,先是讲明匈奴的强大,以威胁刘恒;
然后再赞美刘恒是少年英雄,表示英雄惺惺相惜,转折刚才强硬的态度;
最后放下了身段,请求汉朝能接受匈奴的求和,汉匈双方永结盟好,互不侵犯。
老一批的武将都已不在,朝廷中只剩下一些不会打仗的文臣,他们肯定是不建议开战的。
他们大言不惭:“汉乃天朝上国,匈奴乃蛮夷未开化之地,没必要和他们斤斤计较,
如今他们前来求和,足以报大汉之耻辱,顺着接受,汉匈双方可永结盟好,不兴刀兵。”
看着他们的样子,刘恒是怒由心生。
和亲只是缓兵之计,是大汉的国力不够,不得不为之。
没想到这才过了20多年,这些大臣已经腐蚀到了这种程度!
苏云受不了了,站了起来怒喷道:
“你们是和平久了,忘记了边境上士兵的辛苦、百姓的惨状,是吧?”
“你们的父辈打下来的天下,死的是无数的百姓,现在安稳天下,又有无数的百姓死在边疆上。
你们说出天朝上国这种话来,对得起你们的父辈吗?对得起边疆上为了保护你们而死的百姓吗?”
“这……”
群臣一时间哑口无言,虽然很讨厌苏云,但被苏云骂一顿后,他们也不得不承认苏云说的是对的。
看着群臣低下了头,诚心悔过,苏云也平复了语气,语重心长的说道:“如今的匈奴早就不是四十年前的小部落了,他们已经统一成了一个强大的帝国,只要是敌人,我们都要重视。
和亲只是缓兵之计,我们需要时间,需要发展,不代表我们会一味的向匈奴妥协。”
苏云又问起大家,“非是我危言耸听,我想请问一下各位,请各位好好想想,匈奴冒顿这次书信给陛下,是怕了大汉,想要归顺大汉吗?”
“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