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察罕帖木尔就率领这一支鞑虏骑兵大军,浩浩荡荡从大都挥师南下!
十多万鞑虏骑兵席卷而来的消息,立刻让整个中原震动!
此前,察罕帖木儿击杀李武、芝麻李的表现,已经证明了他是一个出色的将领,哪怕是败给了濠州军刘承一次,也是丝毫不影响察罕帖木儿的实力。
现在,察罕帖木儿集合了十万草原铁骑兵,哪里还有人敢正面其锋芒啊!
不管是山东的红巾,还是河南的红巾军,全都是在思考如何自保了。
大宋都城,汴梁。
十多万蒙元铁骑南下的消息,彻底让汴梁城内的众人坐不住了。
哪怕是关铎丞相这个坚决的强硬派,也已经对汴梁的安危产生了深深的担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范太后、韩林儿等人最近一直提议的迁都计划,也终于被关铎接受了。
“我们迁都长安,可以暂避鞑子锋芒,但是中原的土地,可就是抛弃了啊!”关铎虽然同意了,但还是非常有顾虑。
“关先生,这个不用担心,鞑子多行不义,我们打回来,只是迟早的事情。”范太后大声说道。
“不过,我们若是不管不顾的撤退,也的确是有些伤了大宋威严。”关铎叹气道。
“丞相,现在我军粮草不足以支撑大战,可是有一个人,却是兵强马壮,粮草充足,完全可以跟鞑子拼消耗啊。”长公主韩平儿笑着说道。
“你的意思是指刘承吗?”关铎眼睛一亮说道。
“是啊,丞相,刘大帅乃是人杰英雄,一直都是号称要驱逐鞑虏恢复中华,我们现在迁都,中原鞑虏肯定要猖狂无比,刘大帅也肯定会出手的。”韩平儿继续说道。
关铎面色一沉,觉得这个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自从刘承进军江南,拿下金陵以后,就成为了天下最强的义军力量,面对关铎的两次征召入汴梁商议大事的提议,一直都是置之不理。
很显然,刘承已经是有了自立一方的心思,怎么可能听从他们的摆布。
“这事儿,恐怕不太容易啊。”关铎皱眉说道。
一旁的朱重八见状,连忙看了一眼自己的妻子,然后说道:“丞相,这事情其实也不难,刘大帅一直都是真的想要驱逐鞑虏恢复中华,我们也不用去安排命令他,只需要让刘大帅知道,我们朝廷一直是支持他的,这样刘大帅一定会在鞑虏卷土重来的时候,主动挺身而出。”
听了朱重八的话,关铎不禁开始思考起来。
关铎与刘承的两次见面,全都是印象深刻,那是一个颇有英雄气概的人物,哪怕现在与汴梁关系疏远了,想来也不会对其他义军兄弟坐视不管。
“那你说说,该怎么办?”关铎问道。
“刘大帅一向谦逊低调,其他人都各自称王,他却一直不肯称王,甚至连续拒接了朝廷加封诏书,所谓事不过三,我们再给他封王,而且封大大的一字并肩王,显示我们的诚意,这样一来,就算刘大帅不接受,也会明白我们的好意的。”朱重八笑着说道。
关铎心中暗道,朱重八这一手,可真是绝妙的阳谋啊!
反正什么一字并肩王,全都是虚名,若是刘承跟察罕老贼拼的实力大弱,那什么王,都是没用了。
“好,那我们就这么做,一面抓紧迁都,一边派人去金陵,给刘承加封,嗯,封个什么王好呢?”关铎说到一半,又是犹豫起来。
“封刘王,怎么样?反正他姓刘。”范太后说道。
“不好,显得太草率,没用诚意。”韩平儿首先说道。
“那不如,就封刘帅为吴王,金陵是吴地,封吴王正好。”朱重八说道。
“好,就封吴王!”
……
汴梁朝廷的使者和诏书,来到金陵的时候,刘承也已经得到了察罕帖木儿集结十多万蒙古铁骑南下的消息。
面对汴梁朝廷的‘吴王’册封,刘承这一次倒是不客气了,准备接受下来。
现在他的实力已经足够对得上‘吴王’,已经不再是缓称王的时候。
手下那么多人追随自己,如果自己不进步,他们怎么进步。
刘承可是最心疼部下们了,见不得他们着急。
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