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大福连连称是,转身便要去执行。刚走到门口,又被祝丞相叫住:“等等,把这事也告诉其他下人,都给我打起精神来,别一个个都跟丢了魂似的,要是再出岔子,整个丞相府都得跟着遭殃。”
祝大福忙不迭点头,“是,老爷,奴才这就去办。” 这才匆匆退下,去传达祝丞相的命令。祝丞相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心中满是郁闷与不甘,今日之事,不仅让他在皇帝面前丢了颜面,还不知会给自己带来怎样的后果,想到这儿,他不禁重重地叹了口气。
而皇帝在走出祝丞相的府邸之后,也是一肚子的气。他平日里最看重臣子的忠心,祝丞相这番大逆不道的言论,犹如一根尖锐的刺,深深扎在他的心头。
随身跟着的李总管,跟在皇帝身后多年,对皇帝的心思了如指掌。见皇帝面色阴沉,忙陪着笑脸上前说道:“陛下息怒,祝丞相居然在背后对陛下如此不敬,真是罪该万死!” 他的声音刻意放低,带着几分讨好与谄媚。
皇帝调整了一下脸上的表情,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看似豁达的笑容,说道:“祝丞相也只是因为身体有恙,这才说了几句不中听的话罢了,朕也不会把这些无心之话放在心上的。” 可那眼神中一闪而过的寒芒,却泄露了他内心真实的想法。
李总管忙躬身,脸上堆满了奉承的笑容,说道:“陛下心胸宽广,非常人可比!” 在他心中,皇帝的每一句话都如同金科玉律,此时更是顺着皇帝的意思,将赞美之词毫不吝啬地送出。
半个月后的一次早朝,朝堂之上气氛庄重肃穆。大臣们整齐排列,等待着皇帝的到来。祝丞相的腿伤尚未完全痊愈,走路还一瘸一拐的。他本就因之前的事在皇帝面前有些心虚,今日更是小心翼翼。
当祝丞相一瘸一拐地走向大殿时,由于行动不便,不经意间左脚先踏进了大殿。这一细微的动作,瞬间被皇帝捕捉到。皇帝的脸色瞬间阴沉下来,声音冷峻地说道:“祝丞相,本朝以左为尊,你居然左脚先跨进来,这是不把朕放在眼里吗?”
祝丞相听到这话,心中猛地一沉,连忙跪地,额头紧贴地面,慌乱地解释道:“陛下恕罪!臣腿伤未愈,行动不便,实在是无心之举,恳请陛下明察。” 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额头上也冒出了细密的汗珠。
皇帝却丝毫没有松口的意思,目光冰冷地扫视着跪在地上的祝丞相,说道:“无心之举?在这朝堂之上,每一个举动都关乎朝廷的威严,关乎对朕的敬重。来人,将祝丞相拉下去,重重打二十大板,以儆效尤!”
大殿内瞬间一片哗然,大臣们面面相觑,却都不敢出声。平日里与祝丞相交好的几位大臣,眼神中虽有不忍,但也不敢贸然求情。祝丞相被两名侍卫架着,拖出了大殿。
在大殿外的空地上,祝丞相被按在长凳上。行刑的侍卫手持粗大的板子,高高举起,狠狠落下。每一板子下去,都伴随着祝丞相痛苦的闷哼声。二十板子打完,祝丞相的后背早已皮开肉绽,鲜血染红了他的衣衫。
打完板子后,祝丞相被搀扶着回到大殿。他脸色惨白如纸,身体摇摇欲坠,却仍强撑着跪地谢恩:“谢陛下惩处,臣以后定当谨言慎行,以表忠心。”
皇帝看着祝丞相狼狈的样子,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满意,说道:“朕希望你能记住今日之教训,退下吧。”
祝丞相艰难地退下,心中充满了怨恨与无奈,却又不敢有丝毫表露。而经此一事,朝堂之上的大臣们更加明白,皇帝的威严不可侵犯,稍有不慎,便可能招来大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