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加洛公主救情郎(二)

观音大士微微摇头,叹息道:“三界本为一体,何来内外之分?今日之事若继续发展下去,只会让三界生灵涂炭,得不偿失。佛家讲究因果,莫如玉与加洛公主的缘分未尽,玉帝又何必苦苦相逼?往日因,今日果,何不各退一步?”

玉帝面色阴沉,冷声道:“大士,这莫如玉乃魔族余孽,他与姐姐在一起,只会给三界带来灾难。我身为玉帝,岂能坐视不理?”

观音大士目光平静地看着玉帝:“万物皆有因果,莫如玉虽为魔族,但他与加洛公主的感情真挚,若能加以引导,未必不能为三界做出贡献。玉帝,放下执念,亦是放过自己。”

加洛公主看着观音大士,眼中闪过一丝希望:“观音大士,您能有何办法化解这场恩怨?”

观音大士微笑着看向莫如玉和加洛公主:“莫如玉需在魔宫闭关千年,净化自身魔气,期间不得踏出魔宫半步。千年之后,若他能通过天庭考验,便可与加洛公主在一起,且天庭与魔宫需放下成见,共同维护三界和平。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加洛公主和莫如玉对视一眼,莫如玉微微点头。加洛公主看向玉帝:“弟弟,你呢?”

玉帝沉默良久,心中权衡利弊。他虽心有不甘,但也明白观音大士所言有理,若继续与魔宫为敌,只会让天庭陷入更大的危机。况且,他也不想真的与姐姐彻底决裂。

玉帝沉默许久,沉声说道:“大士,你说佛家讲究因果,那为何莫如玉这样作恶多端之徒,只需要放下屠刀就可以立地成佛,而一个吃斋念佛心地仁善之人,却要受尽磨难还未必可以成佛?此和解?还请观音大士赐教!”

观音大士微微垂眸,双手合十,面上依旧是那副悲悯祥和之态,缓声道:“玉帝,善恶并非表象可断。莫如玉生于魔族,过往行事或有偏激,可其本心并非至恶。他与加洛公主相识相知,心中情义渐生,此乃善缘萌动。而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并非轻纵其过往罪孽,乃是指其能于刹那间顿悟,斩断恶念,发愿向善,此后以功补过,方能证得正果。”

玉帝冷哼一声,拂袖道:“那吃斋念佛之人,一生谨守清规戒律,广施善缘,却难有回报,又作何解?莫如玉仅凭一时顿悟,便可得大机缘,何其不公!”

观音大士轻轻摇头,目光望向远方,似穿透了这三界的重重迷雾:“尘世之人,所历诸般苦难,皆有前因。吃斋念佛者看似受苦,实则每一份磨难皆是消弭前世业障,磨砺心性。一旦功行圆满,自能超脱。莫如玉虽得机缘,却也需在魔宫潜心修炼千年,历经孤寂、克制心魔,其间艰辛,外人难窥全貌。且日后还需经天庭考验,稍有差池,前功尽弃。这一路,又岂是坦途?”

加洛公主忍不住插话道:“大士,可莫郎他受的苦已然够多,千年闭关,又要与我分离,这等磨砺,莫不是太过残忍?” 言罢,眼眶泛红,满是心疼。

观音大士看向加洛公主,温声道:“公主,世间情劫最难渡。莫如玉若要与你长相厮守,必先净化自身,否则这孽缘牵累,不仅害他性命,更会殃及三界。你既心系于他,便应支持他走过此劫。待他出关,携手共护三界,亦是功德一件。”

莫如玉此时上前一步,向观音大士拱手行礼:“大士所言,莫某铭记于心。这千年时光,莫某定不负所望,潜心修炼。只望日后,天庭与魔宫真能如大士所言,放下成见。” 转而望向玉帝,目光坦荡,“玉帝,过往种种,莫某亦知有错,往后定当竭力弥补。”

玉帝面色稍缓,却仍有疑虑:“哼,但愿你所言非虚。大士,此事既已定下,朕便依言而行。但魔宫若有异动,朕绝不姑息!”

观音大士微笑点头:“善哉,善哉。三界安宁,系于各方一念之间。望诸位往后同心同德,共谱祥和之章。” 言罢,佛光一闪,观音大士身影渐隐,只留余韵袅袅,似在提醒众人莫忘今日之约。

莫如玉和加洛公主默默点头。莫如玉看向加洛公主,眼神中多了一份复杂:“加洛,你很好,只是,我满心只有仇恨,恐怕只能辜负你了。”

加洛公主含泪说道:“本就是我们姐弟对不住你,你心中有恨,我也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