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孔明微微一怔,眼中闪过一丝讶异,似是未料到我会有如此言语,随即谦逊地拱手道:“仙子谬赞了,孔明不过一介书生,唯愿习得满腹经纶,日后能为家乡、为天下略尽绵薄之力。”
我轻轻点头,目光望向远处的山峦,若有所思,从袖中取出两本书递了过去,说道:“这两本书,一是《司马法》,一是《尉缭子》,你们可拿去好好研读,对你二人今后前途将有助益。这两本书上,我也写下了些注解,可以供你二人参考。”
二人上前恭敬接过两本书,诸葛孔明再次行礼答谢道:“仙子大恩,我二人铭记于心,定用心研读此书,必不负仙子所望!”
我点头说道:“如今这世间动荡,苍生正饱受苦难。你既有此等抱负,便需好生磨砺,知识固然重要,心怀大义、洞察时局更为关键。”
诸葛孔明面露沉思之色,恭敬应道:“仙子教诲,孔明铭记于心。”
正说着,一阵喧闹声传来,转头望去,只见一群孩童嬉笑奔跑而来,为首的一个小女孩手中捧着一束野花,跑到我面前,怯生生地递了过来:“仙子姐姐,这是我们采的花,送给你,谢谢你救了我们。” 看着小女孩纯真的笑脸,我心中一暖,俯身接过鲜花,轻声道谢。
此时,阳都县的县令也听闻消息匆匆赶来,见到我后,连忙行礼:“仙子大驾光临,下官有失远迎,还望恕罪。”
我有些疑惑,这些人是怎么知道我仙子身份的呢?县令上前来为我解惑,原来是观音大士为他们托梦,点破了我织女仙子的身份。这才有县令组织全县百姓,为我修建庙宇一事。我心中不免有些不解,佛家何时开始干预天庭的事宜了呢?看来,我得将此事禀告玉帝。
小主,
尽管心思百转,面上却不显,我微微抬手,示意县令起身:“县令不必多礼,此次前来,一是看看百姓近况,二是得知这二位小兄弟前来答谢,便顺道一聚。”
县令忙道:“全赖仙子恩泽,如今我县百姓安居乐业,疫病全无,众人都对仙子感恩戴德,这庙宇香火也日益旺盛。”
我环顾四周,见百姓生活确有起色,心中稍感欣慰,又叮嘱县令几句,让他继续好生治理,关注民生疾苦。随后,我看向诸葛孔明兄弟二人,取出两枚晶莹剔透的玉佩,递给他们:“这两枚玉佩,你二人收好,日后若遇困境,可捏碎玉佩,我虽身处天庭,亦会知晓,尽力相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