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奕承静静地凝视着已然怒发冲冠的皇帝,语气平淡如往常一般缓缓说:“臣没有逼你,只是以事论事。
今日之事倘若并非三皇子与沐家所为,而是换成其他任何人,微臣依旧会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向您进谏忠言。
此乃微臣作为一名忠臣所应尽的职责以及义不容辞的义务。
微臣亦衷心期望皇上您能够切实履行好身为一国之君的神圣职责与不可推卸的义务…”
未等孙奕承将话说完,轩辕樊那双充满血丝的眼眸死死地锁定在孙奕承身上,他咬着牙从牙缝里挤出一句话来。
“朕不要听什么职责和义务,朕唯一想要做的便是竭尽全力去保护好朕自己的孩子。”
说着,他猛地一甩衣袖,转过头朝着御书房门外,高声冷喝:
“来人,孙奕承目无尊卑,全然不顾及君臣之间的礼数纲常,竟敢公然出言顶撞朕,速速将其拖出去重责一百大板,以儆效尤。”
听到命令的雷霆君小心翼翼地瞄了一眼愤怒的皇上,又迅速地瞥了一眼即将遭受严惩的孙奕承,面露难色。
轩辕樊见状,知晓他们的友情,冷冷地盯着他:
“雷霆君,你退下,此番行刑交由你身旁的那两人负责即可。
若是胆敢有丝毫放水偏袒、从轻处置孙奕承之举,朕定叫尔等项上人头不保。”
那两名被皇帝亲自点名的御前侍卫听闻此言,心中不禁一颤,互相对视一眼后,只得硬着头皮走上前去将孙奕承牢牢地扣押住。
然后毫不留情地将其拖拽出御书房之外。
紧接着便是一阵噼里啪啦的板子抽打声不绝于耳。
孙奕承趴在那张冰冷的椅子上,尽管身上已被打得皮开肉绽,却依旧面不改色,继续大声地进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臣恳请皇上能够明察秋毫,洗清霍家所蒙受的冤屈。
并且按照律法公正无私地处置三皇子以及沐家全族,为那些无辜惨死的霍家人还有数以万计的百姓、将士们讨回一个公道。”
轩辕樊面色阴沉,被他的声音烦得心烦意乱,怒不可遏地吼道:
“立刻给朕堵上他的嘴巴,朕再也不想听到从他嘴里吐出的任何一个字。”
说罢,他便愤然转身,大步流星地朝着御书房走去。
进入御书房后,他重重地跌坐在椅子上,双眼直勾勾地盯着桌面上摆放着的由孙奕承和霍雨嘉他们一同呈递上来的书信。
整个人目光放空,就像一尊雕塑般一动不动。
许久之后,吴公公轻手轻脚地走了进来,小心翼翼地打量了一下轩辕樊的脸色,压低声音说:
“启禀皇上,孙大将军承受不住这一百大板的刑罚,此刻已晕厥过去了。”
听到这话,轩辕樊猛地回过神来。
不过,他脸上并没有流露出丝毫的担忧,反而是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嘲讽的笑容。
“哼,朕太了解孙奕承的身体素质,区区一百大板对于他而言,简直就是如毛毛细雨一般微不足道,根本不可能会令他晕厥过去。
依朕看,他分明就是故意使出这装晕的招数,妄图以此来逼迫朕向他妥协罢了。”
吴公公听到这番话,心中不禁有些迟疑。
他是亲眼看见孙奕承晕过去的。
可面对皇帝如此笃定的态度,他又不敢轻易出言反驳,只得站在原地犹豫不决起来。
最后,他还是硬着头皮说:“皇上,孙大将军在短时间内大败匈奴,然后就去调查调换兵器军粮和贪官一事,调查完后又马不停蹄地赶回京城,没有好好休息过.....”
接下来的话,他没有说出来,而是暗搓搓地提醒。
帝心难测,他不敢明目张胆地维护孙奕承。
轩辕樊听到他的话,垂下眼睫,他也清楚孙奕承的性格,定然是不眠不休的去完成他下达的任务。
沉默了一会,最终还是心软。
“让人把他送回孙府吧。”
吴公公领命,转身离开御书房。
轩辕樊垂眸看着那些书信,沉思了一会,提笔下旨,命人速速送到大理寺,让大理寺卿一天之内,尽快按照他的旨意,处置霍家一案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