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珉浩目光如炬直视着轩辕兆:“三皇子,你休要狡辩!

这些证据都是我们从沐弘业府邸中的密室搜集而来,每一份都真实可靠。

你与沐家的罪行,早已昭然若揭。今日,便是你们的罪行大白于天下之时。”

轩辕兆闻言,恼羞成怒,脸上的肌肉都因愤怒而微微颤抖。

“谁知道你们孙家是否想借此机会,为太子造势,铲除异己,巩固你们的势力。”

孙奕承毫不畏惧地与轩辕兆对视,义正言辞地说道:

“三皇子,你若问心无愧,为何不敢面对这些证据?

今日在这朝堂之上,我们就要将事情查个水落石出,给天下百姓一个交代,给霍家一个交代!”

说着,他抬起头直视着轩辕樊,眸光晦暗不明。

“陛下,霍家并未被赶尽杀绝,霍兄尚有一爱女尚存于世,此刻她就正在殿外等候,恳请陛下恩准她入殿觐见圣上。”

轩辕兆的支持者们李尚书此时站了出来,皮笑肉不笑,语气怪异而尖酸刻薄地说:

“陛下,想当初可是有着数不清的有力证据都表明霍家通敌叛国、卖主求荣。

也是陛下您亲自下旨将霍家满门抄斩、诛灭九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而今,孙大将军及其子竟然口出狂言说什么霍家是含冤受屈的,还要替霍家翻案平冤昭雪。

这岂不是摆明了要当着全天下黎民百姓的面指责陛下您误杀忠良之臣吗?

如此一来,陛下您的一世英名岂不毁于一旦?您至高无上的尊严岂不是受到了严重挑衅?

更何况,霍家那幸存下来的女儿如今依然在世,按律例来说,她可就是朝廷通缉的要犯。

孙大将军胆敢公然包庇这名朝廷重犯,该当何罪?”

一时间,朝堂上吵得不可开交,大臣们分成两派,争论不休。

有的慷慨激昂,力挺轩辕樊彻查此事;有的则畏畏缩缩,不敢轻易表态。

赵老国公赵廷伟眯起眼眸,扫向端坐在龙椅上,面色阴晴不定的轩辕樊,沉思了一会,大步向前,声如洪钟:

“陛下,人生在世,孰能无过?

倘若此刻出现全新的证据,可以证实霍家乃是蒙冤受屈,那么陛下理应秉持公道予以处理。

如此一来,至少在黎民百姓的心目中,陛下将会成为一名知错能改、英明睿智的君主。

反之,如果陛下有意无视这些证据,执意将冤案坐实,必然会让那些浴血奋战的将士们心寒不已。

当今大庆国可谓是四面楚歌,强敌环伺,正是这些忠勇无畏的将士们在边境奋勇杀敌,以血肉之躯抵挡外敌入侵。

老臣在此斗胆恳请陛下传召霍家后人上殿,重新彻查此案,万不可让将士们的一片赤诚之心付诸东流啊。”

听到赵老国公这番慷慨激昂的陈词,李尚书面露讥讽。

“老国公此言差矣。我朝将士皆是赤胆忠心之人,他们心怀圣上,又岂会仅仅因为区区一个霍家案子,便轻易动摇对陛下的耿耿忠心。”

孙奕承听到他天真的话,满脸鄙夷地斥骂:“哼!李尚书你一介文弱书生,平日里只晓得在朝堂之上指手画脚,夸夸其谈,对于将士们的心境却是一窍不通。

真真是个无知浅陋的黄口小儿!”

李尚书满脸怒容地反驳:“难道孙大将军的意思是大庆国所有的将士们都不心怀皇上?”

孙珉浩想到霍雨嘉在金銮殿外等着,不想浪费时间与李尚书争论将士们是否心怀皇上。

他把话题拉回到霍家的案件上。

“李尚书,你坚持反对为霍家平反,难道当年谋害霍家一事,你也参与其中?”

李尚书脸色涨得通红,结结巴巴地说:“你…… 你不要胡乱猜测!本官只是就事论事。”

孙珉然温和地扬起唇角,笑意不达眼底。

“好一句就事论事?我们手中的证据,一桩桩,一件件,哪一件不是铁证如山?你们还想狡辩到何时?”

众人的争吵声吵得轩辕樊头疼不已。

“够了!” 轩辕樊猛地一拍龙椅,大殿内顿时安静了下来。

他脸色阴沉,目光在众人脸上一一扫过,最终落在赵老国公的身上。

“此事关乎重大,朕定会彻查到底。来人,宣霍家后人上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