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千古第一状元!

【章衡生于1025年,字子平,建州浦城人。

北宋嘉佑二年,这一年的科举可谓是群英荟萃,被誉为华夏科举史上最辉煌的一榜。

应试者中不仅有苏轼、苏辙、曾巩、曾布等日后的文坛巨匠。

还有张载、程颐等思想家以及吕慧卿、章犉等后来的朝中重臣。

这样的阵容使得这一年的科举考试异常激烈,被后人称为‘神仙打架’。

殿试时章衡凭借全面的知识、新颖的论述和符合仁宗政治主张的观点逐渐脱颖而出。

章衡以开头一句‘运启元圣,天临兆民’深的宋仁宗之心,在众多精英中拔得头筹,高中状元。

授湖州通判,后迁盐铁判官,他在任上,迅速发现了‘三司’管理中心存在额诸多问题。

他建议朝廷清理吃空饷人员,加强财政收支的监督审计,搞好预算编制管理,以增强计划性,减轻民众负担。

然而,这些建议触动了某些既得利益者的利益,他的才干引起了三司使的猜忌,被排挤到地方任职。

出任郑州知州期间,章衡深入了解当地民生,发现原武监所管辖的闲置的牧地。

面积庞大,达到了四千二百顷,而这些土地长期闲置,未能有效利用。

他上奏朝廷,并将其重新分配给百姓耕种,朝廷的认可与赞赏。

随后他被召回京城,再次担任太常寺的判官。

章衡出使辽国时,辽主欺负他是个文人,便在酒宴提出射箭助兴,章衡箭箭中靶。

辽主见他文武兼备,对他特别优待。

章衡回国时,发现辽国的戒备松懈,奏明皇帝,可出兵收复山后八州,但未被采纳。

后编纂历代帝皇系,《编年通载》,神宗看后大为赏识,后赐三品服、判吏部流内铨。

任上章衡不畏权贵,辨明事实,以其深厚的学识和才华拜为宝文阁待制并出任檀州知州。

章衡为了当地百姓能维持生计,取消禁贩盐的法令。

在真定知府任上,章衡主持修筑河堤20多丈,从而避免洪水祸害,造福一方百姓。

相传,苏轼任杭州知州时所修的苏堤最初也是章衡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