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为弘历分忧,也为自己邀功。他不能让这次的洪灾消掉自己的政绩,不能让自己背锅,所以就这样主动掺和起来,得罪人。
桂保则是和高斌唱了反调,拿着民生一事在弘历的脊梁骨上一直戳。
他知道了高斌的想法,也明白先保运河侯保民,是清朝历来应对江淮水患的不能言明的潜规则,可是他顶着圣训在前,又要一意孤行,只是为了让弘历背上的是更小的骂名而已。
他的两位治水大臣,一位为国,一位为民,这样弘历只能算是被迫,因为两相权衡不能兼顾,所以只能偏向一方,自己身上的锅也不用被道德谴责的那么厉害。
所以虽然桂保与高斌,甚至与弘历唱反调,不过他却并未受到任何的惩罚。君臣三人互相配合,打的是十分的热火朝天。不过弘历却给了桂保许多的赏赐,连带着阿箬在后宫里的待遇也逐渐提高。
治水上则不断加高增筑洪泽湖的堤坝,后来视察高家堰也逐渐成了弘历出行的必备项目。
弘历好不容易才解决了水灾的问题,先后拨银了四百万两,米谷三百多万石。等到结束了之后,八月份才在广州琼州府设了乡试。
忙忙碌碌的等到十一月,又逮捕了聚众的民兵,后来又禁止兵丁与民会盟结党。
这些事是在前朝,忙忙碌碌的,引得弘历那是一个心烦意乱。
不过他也在七年的时候又将傅恒提拔为了御前侍卫和总管内务府大臣,管理圆明园的事务。
自从五年,傅恒初为蓝翎侍卫之后,不久就升任了头等侍卫,如今隔了两年,傅恒便又升了一大级官。
后宫当中当然也没有什么大事,弘历就只是制定了皇后亲蚕礼,又规定了大祀南郊前一日于斋宫斋戒。
原本小说和电视剧里,大如偷的,替皇后大行亲蚕礼,在历史上却是狠狠的被打了脸。
唉~其实就是这样,没有就是没有,何必要偷、要装呢?
不是她的终究不是她的,偷来的恩宠与所谓的爱,根本就上不了台面,只是平白地贬低了自己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