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唯有景恪一人

陈景恪说道:“是的,而且投入了钱粮还不一定会有成果。”

朱元璋点点头,叹道:“以咱大明现在的国力,没有多余的钱粮投入其中啊,此事将来再议吧。”

陈景恪心下有些失望,不过也没有继续多说。

盲目的去搞科研就是浪费人力物力,没有任何意义。

今天不过是给他们做个科普,让他们知道生产力的重要性。

等将来算学圈子壮大,他会慢慢的给大家传授一些基础理科知识。

再弄出一些高价值的成果,比如玻璃。

透明玻璃、平面镜在这个年代,那就是稀世珍宝,赚钱的速度堪比开印钞厂。

他为什么不在现在搞发明,帮老朱解决困境,顺便给自己赚取财富?

一开始确实是时机不成熟,现在则是在等一个机会。

一个让朱元璋重视理科和科研的机会。

马秀英赞道:“虽然暂时朝廷还无法主动去研究,但今日景恪又为我普……普及了一个新的知识。”

“也为大明找到了一条与众不同的前进方向。”

“我向来以为自己读书多,懂的道理也不比任何人少。”

“与你一比才知道,我其实和那些好空谈的读书人一般,读的都是死书啊。”

朱标也深以为然的道:“是啊,景恪说的例子我都在书上看到过,可从来都没有想过将其联系在一起……”

“都说读史可以知兴替,我们也都在读史,期望找到王朝兴衰规律,延长朝代寿命。”

“……但真正会读史的,天下唯有景恪一人也。”

朱元璋虽然没有说什么,但表情里也透露出深深的认同。

从认识到现在,陈景恪已经在史书中,为他们梳理出了好几条线。

每一条线,都能带给他们巨大的启发,影响着后续国策的制定。

有些已经在改变大明的国策。

陈景恪入宫才不到半年时间,对大明的影响,已经超过了除开国功勋外的大多数人。

照目前这个情况发展下去,未来他必然是大明的中流砥柱。

想到这里,朱元璋目光变得深邃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