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另一个,就是,守什么守!直接集结兵力,跟赵军正面硬刚。
而王贲,由于对之前的失败耿耿于怀,所以,他的观点,就是利用目前,秦军的兵力优势,直接在正面,与赵军正面硬刚。
总之就是,无论怎么样!会战兵力,是12万,对战8万人,优势在我!
而杨端和的观点,就是,采取多修筑垒壁,跟赵军,接着打持久战。
毕竟,根据他们的情报显示,赵军大量的兵力,都是从别的战线上调过来的。
这样一来,其余战线防御的兵力定然空虚。
这样,赵军对他们的威胁,就不会不攻自破了。
而王贲的观点则不同。
既然赵军将大量的兵力都搬来了这里,那这就是可以大规模歼灭赵军主力的好机会啊!
而且,赵军既然要发起进攻,那他们就必须要渡过漳水。
而他们也将必然要背水作战,这样,他们秦军也占据着地理上的优势啊!
所以,他的观点则是,正面硬刚!
而两人,也是发生了激烈的讨论。
(由于王贲说服的过程太长了,直接跳过。)
最后,经过了一番激烈的讨论,王贲终于是说服了杨端和。
而两军之间的僵持,也将随着这一场会议,被打破!
而一场“骇人”,血腥的战役,也即将在肥乡,打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