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赴任绪城,开启新程:指纹破悬案,地道擒盗匪

作为发起者,秦川的工作任务急剧增多。他不仅要跟进指纹数据库的建立工作,还要兼顾刑侦支队的日常事务。

在技术手段有限、没有目击证人且线索极少的情况下,侦破案件难度极大,即便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也常常收效甚微。

然而,秦川却仿佛开了天眼一般,许多连受害者家属都不抱希望的陈年积案,在他手中都能迎刃而解。

因此,不少分局遇到棘手的案子,都会上报到市局,希望能得到秦川的援助和指导。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秦川,河昌那边有个案子需要你协助。有一伙盗贼挖地道盗走了粮仓里两百吨黄豆,粮库主任却上报五百吨。有关部门把主任叫去问话,当天那主任就自杀了,现在那主任的七个小姨子天天在市政府门口闹。”

绪城市局局长徐国栋接到河昌市委副书记常宝林的电话,那边想让秦川过去一趟,把案子给他们破了。徐国栋同常宝林有些交情,便同意了。

“好,我现在就出发。” 秦川也没有推诿,在徐国栋找他前,他就已经接到了河昌市局局长韩敬东的电话。

这个案子让秦川想到以前看过的鹤岗李树清团伙粮库盗窃案。

1997 年,李树清受电影《地道战》启发,组建盗窃团伙。他们先对粮库、油库踩点,专找管理松散的目标。之后在附近租房开饭店作掩护,白天营业,晚上挖地道。

地道内照明、通风、通讯设备俱全,甚至铺了水泥路,宽敞处可跑小型货车。

李树清团伙还通过观摩《地道战》提升 “技术”,并在粮库大秤上安装磁力发生器,利用磁力影响磁场虚增货车重量,以便长期大量盗窃且不被粮库察觉。

1998 年,鹤岗警方偶然抓到两个挖地道偷盗粮库的人,随后对全市粮库进行排查,发现鹤岗粮库总共损失达 2000 万元,其中第二粮库新华分库因损失巨大在第二年倒闭。

最喜剧的是 1999 年 11 月 12 日,李树清团伙在地道里挖到一口棺材,迷信的李树清给东北的妻子打电话询问破解之法,这个电话暴露了他的位置,导致他和其团伙被一网打尽。

秦川带着叶茂生开车回到河昌,市委副书记常宝林接待了两人。

“秦川,可算把你给盼来了,这市政府门口天天被人堵着,市长、书记都只能走后门,舆论影响实在是太恶劣了。韩局说了,从市里抽调十个干警配合你查案。”

常宝林对秦川寄予厚望,他迫切希望秦川能尽快破案,这市局的愣是查了几个月,什么都没查出来。

“那就劳烦韩局那边尽快把人安排到位,我得先去现场看看。” 秦川倒也没推脱,他毕竟是从河昌出去的,能照顾的,还是要照顾一下。

“好,我现在就安排人带你过去。韩局那边你也熟悉,有什么需求可以尽管提。” 常宝林当即就安排人带着秦川和叶茂生去现场勘察。

到了现场,秦川下到地道里,就看到墙上写着:想致富,偷粮库,挖地道,整大秤。

“这整得跟以前的地道战一样,地上竟还铺了水泥,不像是普通的贼。川哥,咱们怎么查?” 叶茂生询问道。

“从销赃的地方开始查起,不管是两百吨还是五百吨黄豆,总要有去处。” 秦川心中了然,这起案子同他之前看过的鹤岗李树清团伙粮库盗窃案犯案手法一模一样。

“也是,这么多黄豆正规渠道也不好脱手,那就只有黑市。” 叶茂生眼前一亮,若是能通过销赃的渠道,顺藤摸瓜,这个案子就破了。

这时秦川的手机响了,打来电话的是市局的肖庆东,韩敬东给秦川抽调的十个干警,除了以前在西山分局跟着秦川的刘琪和付伟外,都是市局的人。

“我现在在地道里,你带人查查黑市,这么大批量的黄豆总不可能凭空消失。” 秦川安排道。

“川哥,我们前几天刚在那个粮食的黑市抓了几个人,会不会有什么关联?” 肖庆东闻言,脑子里灵光一闪,询问道。

“有没有关联,查过才知道。你带着人,赶紧查!” 秦川挂断电话,走出地道,现在就看黑市有没有线索,没有线索的话,他就只能先将河昌及周边扫视一遍了。

一个多小时后,秦川和叶茂生吃完饭,正喝茶等消息,肖庆东的电话打了进来。

“川哥,有个叫王五的涉案人员是专门洗豆的,就是把偷来的黄豆在黑市上洗白。王五交待出了一个叫李埋伏的人,据说他只偷黄豆。” 肖庆东汇报道。

“关于李埋伏这人有没有什么线索?” 秦川听到李埋伏这个名字,立马就警觉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