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稍起了一点点借鉴参考的作用,依然有点用不上。
这情况让他格外的头疼。
烦不胜烦之后,他决定养上一批小白鼠,一次次的去试验那药方的准确数量和制作方法。
小心求证每一个制作的方法都是最正确的。
药方数量精准,炮制方法难懂,他只能靠着大量的试验去慢慢验证。
不敢去乱问外人的情况下,他只能用这种笨办法来强行破解祖传的秘方。
好在医书上面的药草古名,都能翻译成现在的药名,不会认错。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只有极少部分药方的苛刻要求,他有点难以辨认出具体的制作方法。
同是一味药,不同地域生长的,不同部位的药材,药效也是有强弱之分的。
一般药方没什么苛刻要求,他家这祖传的医书记录的药方,药效非常好,对药材也更有讲究。
也正是这严苛到极点的要求,才能制作出有奇效的珍贵成药。
随着他家慢慢置办的玻璃器皿,电子称等各种辅助工具逐渐增多,他放东西那房间俨然成了一间小型化学试验室。
对于他捣鼓这个,村子里的人看着很是惊奇,重新认为读了大学的人就是不一样,懂得多。
尽管秦不易折腾半天,还没能折腾出一个好的药方出来。
在电视,报纸等新闻上见多子靠一个方子就发大财的,对辍学归来的秦不易捣腾这个,觉得有点高大上。
当然也有几个村民说风凉话,不认为他能成功。
更多的笑言他若是捣鼓出一个好方子,发了大财后,别忘提携他们这些穷邻居一把。
断腿大学生辍学回家钓甲鱼,没多久又在捣鼓试验新药方。
很快传扬出去,却也没传的像先前那么广泛。
很多人认为他是身残志坚,读了大学的人就是文化,有志气。
不像一般人,断条腿,就觉得天塌了一般,然后自暴自弃。
听他们乱说一通,想弄明白祖传秘方准确制作方法的秦不易也是好笑。
不过想到现在市面上很多假冒产品,如果中途钻研出一个药效略差的方子,也不是不能拿出去卖笔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