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拳耍下来,他已经是红光满面,汗湿衣衫。
奇怪的是在大太阳下练拳,除了有点儿热,并没有意料中那么热。
收拳站定,用衣袖随便抹了把额头的汗水,他精神抖擞的再打上一套拳。
第二遍拳脚打完,衣衫已经尽湿。
打完之后,感觉还没有尽兴,还想接着练。
湿漉漉的沾在身上不怎么舒服,他干脆把汗衫脱了,往旁边一放,露出一身发达的肌肉。
上面还有一些做事时划伤的痕迹。
他略作休息,又耍上了第三轮拳。
秦永刚越练,越发的熟练。
打出的拳脚,也越有气势。
拳出如风,进步有力,颇有几分大武师的风范。
至少没钱了,放个碗在街上耍上几套,多多少少能挣几口饭钱。
是不是新配的汤药有用,秦不易看了好一会,也没能看不明白。
直到看完第三遍,他轻轻鼓了鼓掌,赞道:“爸,没想到你很久没练拳了,打得还这么威风。”
“哈哈,我也觉得越练越精神。”
这接连在大太阳下打了三遍拳,汗水小溪一样的往下流。
脱了衣服都觉得不怎么舒服,秦永刚自顾自的去洗澡房拿了条毛巾擦拭。
歇了会,等汗停了,又很有精神的去打第四遍拳。
是有意想试出药效还是什么,秦不易也是不知。
看久了,没了什么新鲜感,他转头回去继续看书去了。
祖传的那两本古书,小时候他就倒背如流。
这些年没再翻出来看了,回来后重新翻阅了几次,又能够记清一些遗忘的句子。
古文上的字,他们祖辈代代相传,经历了那动乱年代都没有断绝。
就是上面的意思,并不能完全理解。
中间有几代只会强背,领悟不了其中的意思,再往下传就只会背诵,不懂秘方精义了。
好在那练拳的辅助药方,经常有用到,照葫芦画瓢,倒也不曾出过差错。
凭借不错的武力,把这祖传的宝贝安好的保存下来,留到了现在。
动乱之年,秦不易的爷爷他们也只是有些气力,会耍些江湖把式的穷苦壮汉。
家徒四壁不至于,勉强混个饭饱,不像有什么金银古董的大户。
外人自然不曾想过这样的人家,也会有传承了数十代的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