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深知耶律烈在军中的威望,若回师反击,必危及皇权,于是,她决意伪造军报,宣称耶律烈已战死沙场,须重任天下兵马大元帅以安民心,想借机罢黜耶律烈的党羽,重分军权。

此举引起了老将们的强烈反对,他们声称耶律烈执掌兵权乃先皇遗命,军报或有谬误之处。 如非亲见耶律烈之棺椁,决不能轻信其死讯,更不应擅自剥夺其权利。

薛太后数次御临朝堂,都未能说服对耶律烈忠心耿耿的老将,她失去了耐心,决定采用更为快速毒辣的手段。

她劝服自己的党羽宿卫官刘某,在宫殿的暗处埋伏了众多刀斧手,然后假借商议平乱事宜,将那些老顽固召集入宫,企图将他们一网打尽。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到了约定之时,那些武将竟无一人前来赴会,仿佛集体蒸发一般。薛太后在惊愕之余,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这时候密探焦急的进殿,向薛太后禀告道:“太后娘娘,大事不妙了,耶律烈将军要班师回朝的消息已经传遍了全城。”

薛太后闻言,花容失色,如招雷殛:“什么?!这么快!”

密探继续道:“就在今早,大街上突然出现了大批鹰群,它们脚上都绑着信筒,站在家家户户的门口,好事者把信展开看,发现居然是耶律烈的来信,上面写的是他为国平叛,途中遭奸人陷害,差点殒命于乌岭,如今已经劝降叛军,班师回朝,必将揪出那奸人严惩不贷。”

薛太后闻“鹰群”二字,霎时心如坠冰窖,寒意透骨。忆及沈琴,愤恨的火焰在胸中熊熊燃起,几欲焚身。

昔日,沈琴受耶律烈鞭辱,向江夫人怒诉愤怨,献出铲除耶律烈的妙计——趁此平叛良机,先诱耶律烈远离重权之京都,轻兵出征,再利诱勾结州军参将,伪装叛军于乌岭设伏。若计得逞,则宣称耶律烈为叛军所诛,掩天下人耳目;若不成,则令参将与耶律烈汇合,再行刺杀或围剿之计,必能置其于死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