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罗里达大学篮球馆,人满为患。

场上球员来回奔跑,观众席时不时爆发出一阵叫好或惋惜之声。

显然,这里正在进行一场激烈的比赛。

场边,朗·克鲁格一脸严肃地关注着场上的比分。

这是南区的分区决赛,对手是俄亥俄州立,比赛已经接近尾声。

佛罗里达在上半场凭借着维金斯和马丁的出色发挥,一度取得了18分的绝对领先优势。

但下半场回来,随着二人体力和手感下滑,佛罗里达的得分效率有所下降。

同时,俄亥俄州立加强了传控,提高了转换速度,他们的内外线射手开始多点开花。

于是,比分在一点一点地被追近。

克鲁格觉得有些烦躁,这种情况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这一届南区的球队实力并不强,理论上佛罗里达头名出线是板上钉钉的事。

结果这一路走来,他们却遇到了不少困难和阻击。

不少球队综合实力明明比他们弱不少,却总能在下半场发力,用各种方式打出防守反击。

上一场他们在对阵东·卡罗莱纳大学的时候,佛罗里达在末节就险些被对方反超。

最后还是维金斯站了出来,在关键时刻成功了打成2+1,才杀死了比赛。

这一场对阵俄亥俄州立,距离比赛结束虽然还有3分钟,但分差已经被追到还剩5分了。

克鲁格眼神闪烁,在场边抱着膀子一言不发,看上去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其实他明白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

说到底,还是因为球队缺少一个具有良好大局观,在关键时刻能统筹全局的组织型角色。

当球队体力和状态在线时,他们可以依靠强力的得分点通过单打和简单配合,快速建立优势。

但比分一旦陷入胶着,球队就特别需要一个“大脑”来把控局面。

维金斯得分能力虽强,反应速度也够快,但由于性格所致,他不善于在场上进行沟通和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