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人居无定所,马背就是他们的家,匈奴人的马走到哪里,版图就扩大到哪里。
他们称自己为狼的后裔,身体里充满了狼的基因。狠毒、迅疾是对他们最好的描述。
南匈奴,汉庭时对南下归附的匈奴人的称呼。
自汉武帝废除和亲以来,数次北伐漠北,匈奴不断有大人物投降。
公元前126年,争夺单于位失败的左贤王於单,封为涉安侯,食邑不详。
公元前121年,河西走廊浑邪王率四万余骑,族众二十余万降汉,封为漯阴侯,食邑户。
公元前60年,日逐王先贤掸率十二个小王(将领),骑兵一万二千降汉,封为归德侯,食邑2250户。
公元前60年左右,匈奴虚闾权渠单于死,引起内部分裂,先后出现五单于争立的情况,混战不断,最后发展为呼韩邪单于和郅支单于的相互攻伐。
公元前53年,呼韩邪单于附汉,赐爵在诸侯王之上,他的部落也被称为南匈奴。
北匈奴在郅支单于领导下曾击败大宛、乌孙等国,强迫各族进贡,威震西域,一度领导了匈奴的短暂复兴,后被汉朝击败,开始大规模西迁。
建武二十四年(公元48年)匈奴内部为争王位发生动乱,匈奴贵族相互残杀,匈奴再次分为南匈奴和北匈奴。
右薁(多音字,这里读yù)鞬日逐王比自立为?(xī)落尸逐鞮单于(亦称呼韩邪单于),率部南下附汉,屯居朔方、五原、云中(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等郡,被称为南匈奴。大汉王朝设立匈奴中郎将进行监护。
初建庭于五原西,后迁西河美稷。南单于与汉保持和好和臣属关系,遣侍子,修旧约,与汉合击北匈奴。
经过一百多年的修生养息,南匈奴逐渐活动到西河、北地、朔方、五原、云中、定襄、雁门、代郡等边郡,分布在并、幽、凉三州,开始对汉朝时叛时降。
光和元年(178),南单于死,其子呼征单于(一作呼徵)继立,结果不出一年,呼征单于便被中郎将张修所杀(179),亲汉派右贤王羌渠则被张修立为新单于。
中平四年(187),中山太守张纯造反,带领鲜卑攻打边郡,灵帝下令南匈奴前去协助平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