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阅几页后道:此物是何人所做?
回父王:此物名曰书,乃是齐王所做。
曹操有些吃惊的看了下自己的儿子曹丕,随即曹操又将目光移到了书上,曹操随意翻了一会后说道:吾儿可知治国之方略?
回父王:儿此行略得一些治国之法,哦?曹操让曹丕说说。
曹丕在脑海里酝酿一下说道:国之根本者不在于土地之光,不在于君主之强,而在于天下之芸芸众生也,一国之君欲治其国当先治民,民强则国强也;
正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水者民也,舟者国也,也就是说统治者如船,老百姓如水,水既能让船安稳地航行,也能将船推翻吞没,沉于水中,表示事物用之得当则有利,反之必有弊害。
听完自己曹丕的话后曹操大为震动,曹操大笑的说道:没想到我儿此行竟有如此收获,也算是不枉此行,我儿所说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话必是出自名师大儒之口,可惜本王不知此人要是知道必将拜入我魏国。
看着父亲在那里感叹,曹丕不知该不该说最后曹丕还是将这件事说了出来,父王恐怕就算是得知此人也未必能收入我魏国,曹操看了一眼曹丕说道:我儿为何这么说。
回父王:实在是此人乃是齐国之主姜渊,这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话就是出自姜渊之口,而且还编入姜渊自己撰写的《治国之要》一本书中。
曹操听完后顿时大为震惊,震惊姜渊年纪轻轻就能说出这句话来,震惊姜渊如此年纪就有这般感悟,他年此人必然成为这九州霸主之一。
曹操顿时又感觉到自己如今三十好几才坐上这魏王之位,拿自己和姜渊比就略感有些尴尬。
对了父王儿在返回途中遇见一位壮士,这位壮士有四象二虎之力,使得一手好刀法,初见时我见此人不凡便让元让叔叔与之相斗。
元让叔叔与那壮士打了二十余回合略落下风,打到四十回合后元让叔叔便招架不住,我见这位壮士有如此本事便将其招揽。
曹操一听竟还有能和号称宗族第一大将的夏侯惇打四十回合,而且还能将夏侯惇打败足见此人武功之高了。
丕儿这位壮士现在何处?快让父王见上一面,回父王:如今这位壮士已经随元让叔叔去军营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