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说多尔衮封三桂平西王,拿出真凭实据来!……”
“太子殿下啊,您老说历史上怎么怎么样。”
“其实,您之行径就是在有意改变着历史!”
“不是吗?三桂本没降清心。”
“就算之前,可能真就像您的细作所说:派遣部将去跟多尔衮有过接触、求援、借兵……”
“那也是要灭大顺军啊。”
“大敌当前,利用外力有何不可?”
“多尔衮想招降三桂久矣,带话封个口头的平西王,那也是满清一厢情愿而已。”
“三桂不是还没受封而剃发易服嘛!”
“之前不降大顺,举大明旗帜,为崇祯发丧……”
“今又被大明太子,您所抛弃。”
“还失去了山海各关城堡垒作为倚仗,率军去关城之东游荡。”
“那么,他真就只降清这么一条路可走了!”
“他这一降啊,大明复国彻底无望。”
“所以我说:这时清军未到,也许您拉他一把,让他远离山海,也就不能跟多尔衮有所接触。”
“降清?那不就是不可能发生的事了吗?”
“若他以关宁军现有剩余人马,拱卫太子殿下去往南京……”
“大明犹在,振兴亦有望也!”
抓紧时间哦,吴襄趁此机会,将他这一天的思虑都给说了出来。
也就是刚刚说完,李自成等人已经返回到这府衙大堂里来了。
李自成一来大堂,即是在那挂上大红云纹锦缎桌围的公案后,那把披有椅披的交椅上高坐而办公了。
非常时候,举非常之事嘛。
皇帝要于夜间办公,大顺朝的文武百官们,就不敢不奉陪了。
首先听取山岗上实际指挥使用火焰箭、散弹枪对关宁铁骑攻击的战果。
虽然李自成本人就在现场,可是:
下午时候,李过、谷可成兵分两路,朝山海关城南北进军,到这时,还没传来战果;
李自成最为关切的西边:李双喜、李友,他们俩率领的八千大顺骑兵军,一整天来,一直没有任何消息。
从山岗上下来,李自成第一时间派出人员去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