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嗖!嗖!嗖嗖嗖……”
第一具发射架上,三十二支火焰箭顺利发射出去了。
都没有后世礼花弹飞向高空时候,那种哨响:咻咻咻。
这个时代谁懂热——声耦合燃烧嘛(脉动燃烧)?更不知道氧化剂、笛音剂(主要是苯的原生物)。
朱慈烺更担心的是:这些火焰箭,能飞去距山岗还有段距离(目测二百来米)的关宁铁骑士兵那里吗?
要知道,加上山岗斜坡范围,最近敌人距发射架的直线距离足足三百多米!
还要知道的是:这种箭由火药燃烧推动,飞行过程中受到各种影响,极不稳定,打击精确度就会极低。
“还有啊,就是箭尾铜管的重量,也影响精度和射程……”
朱慈烺刚想到这个,只见已达极速的飞箭:尾部那铜管已经自动脱离飞箭,掉落了!
呵呵,这才对嘛!
于山岗上,以水平夹角四十多度发射出去的羽箭,这时获得火药给予的强大动能,朝关宁铁骑人马飞去。
三百米开外,关宁铁骑还在奔涌而来,准备荟聚更多人马,然后开始攻击
——指挥官通过单筒望远镜都看清了李自成嘴脸;士兵们都能看到明黄色大伞……
打死,或者活捉了李自成,就是惊天大功一件!
激动的心使人热血沸腾。
可是,当三十二支利箭落进密集的人马集群:
一阵“噗呲”声响过,中箭之人栽下马去,连中箭的马,都是站立不稳而趴下了……
呵呵,呵呵呵……
三十二支利箭,中标者都超过二十之数——中标率超乎想象!
山岗上,李自成这时通过单筒望远镜看到了效果,即给李强竖起了大拇指,还夸赞道:“干得漂亮!”
朱慈烺再看发射架上,三十二杆火焰箭又已全部塞进了铜管套中了。
李强哪里顾及到李自成的夸赞啊,他又将发射架后面的引线点燃了。
这样的操作效率!两次发射的间歇时间不过三分钟左右。
再张望,目送飞箭远去……
这个方向上的关宁军,又有二十多个目标中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