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要让大顺军提速

“这与太子殿下您的情报相悖吧?但是,这都是铁的事实!祖大寿哪怕自己降清,却还在教导吴三桂怎么做大明朝的忠臣!”

“还有洪承畴!也是冒着被满清杀头的风险,派出的代表明为劝说吴三桂降清,实际却是教授吴三桂如何训练、组织、带领明军抗击满清军的进攻!”

“不然,哪里会有崇祯十六年底的大败满清六万铁骑?还有吴三桂以一己之力独撑关外,至崇祯皇帝下旨放弃宁远?”

“这与史书上讲的不符啊!”朱慈烺这么说了一句。

“史书是人写的,带着个人情绪、主观臆断……”吴襄说到这里,突然意识到了不对劲,看着朱慈烺,又有些莫名其妙了:

“太子殿下,你东宫在修当代史?若仅凭臆想……传之后世……贻笑大方……毒害后人啊!”

“什么贻笑大方!毒害后人!全都滚蛋!”

李自成插进话来,“朱家小哥,你还是说说,多尔衮如何控制吴三桂,驾驭关宁军不致背叛满清?”

到这时候了,朱慈烺已不得不说:

“三个策略,三个瓮锅。吴三桂不得不入。一入瓮锅,吴为鱼肉矣,甘愿受煮。”

“第一,给吴三桂封王。你崇祯皇帝不是给吴三桂封个什么平西伯吗?还指望吴三桂入关,带领关宁军灭掉西边的大顺军。”

“那好,咱就封吴三桂为平西王!实现你崇祯皇帝的愿望。”

“而且,多尔衮欲入关,打的旗号就是为崇祯皇帝报仇,剿灭大顺朝!此后,江山得自大顺,而非大明……大清统御天下,则明正言顺。”

“吴三桂平西,作为满清马前卒,又是替明朝皇帝复仇,汉士绅多拥护,吴三桂趾高气扬……”

“第二条,令吴三桂及关宁军将士剃发易服饰,从满人惯例。以满人形象出现在大明朝疆域内,征战、生活、作榜样。”

“此招够狠!杀人诛心,莫过于此。但是,在饿死之际,又丢来肉骨头:降清可活,还可以活得很好。”

“杀头,可不是仅仅碗大个疤。而剃头,一字之差,不过就是失去头发,留下一咎,辫根老鼠尾巴……”

“关宁军将士的选择,最终就是这么简单:放弃汉人操守、资格、活法。”

“接下来的第三条,就是大棒下的胡萝卜:宁远民众全部归根宁远地界,房屋、土地,各归其主。”

“要知道的是,关宁军官兵主要来自于宁远民众中的壮丁。”

“如今的宁远地界已是清廷的疆域,那么关宁军将士的亲人,都成了满清控制关宁军的人质。”

“从此以后的关宁军,还敢不为大清死拼效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