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没有后代怎么啦?你吴襄生个儿子到处去认爹,哈哈,最后认个太监做干爹……老狗你有什么可拽的!”
看着李双喜已在开锁,就要拉开栅栏门,想着吴襄这货即将身首分离,宋献策还以这样的言语,要将之前所受之辱给报复回来。
人死如灯灭,再不骂,吴襄就听不到了……
“报……!提营首总大将军,汝侯刘爷禀报皇上:山海吴三桂派来官绅六人,言跟我大顺朝商议和谈。”
已经下了龙辇的李自成立即抬头看着信使,将之前愤怒着的脸色,转换成了轻松、兴奋交织着的表情。
“商议和谈?不就是投降的隐晦说法嘛!”
李自成心里一定这样想了。
这个惊喜!来得太他娘的……太及时!
“人在哪儿?什么条件?”李自成向信使问道。
信使跪地,回禀道:
“回皇上,他们已在通州城里迎候。具体条件只一件:于山海关前见到东宫,即降皇上!”
“什么话?东宫、皇上……”李自成一夜没睡,头脑就没那么爽利,竟然一时没有明白这东宫是谁,吴三桂要降哪个皇上。
“这个吴三桂!”口出这句后,宋献策一跺脚,即向李自成解释道:
“禀皇上,吴三桂要见的就是崇祯太子朱慈烺……要降的当然就是皇上您呐!”
“哦!”
李自成应了一声,即将目光投向囚笼里。
栅栏杆子密实,他看不清楚囚笼里的人,便走了上来。
待他杵近栅栏缝隙看清了笼中几人,随即就退后了两步。
“这个刘宗敏!拷掠追赃,咋连仨小孩都不放过?”
这样嘀咕着,李自成又将目光看向宋献策去询问。
见宋矮子一脸懵逼,李自成即问义子:
“双喜,去总哨刘爷那里请三个皇子随军出征,他们就在这个笼子里?”
李双喜赶紧跪地回禀道:
“禀父皇,去到刘爷那里,天色还未明。儿臣只被告知:仨皇子就在进院照壁之下的囚笼中。”
“当时以火把照亮,看清笼中确实是仨小孩……孩儿即命军士抬笼子置马车之上,启程了……”
“李皇!仨皇子没被拷掠。就是做了他刘宗敏拷掠大明朝京官们的震慑棋子!”吴襄开口道:
“可是,自古要让马儿跑,得让马儿吃的饱吧?”
“你看!仨皇子都要被饿死了。”
“如此人神共愤之事,唯你大顺朝做得出来!”
“若我儿三桂,看到你大顺朝如此对待东宫,还又杀了他生身父亲……”
“你别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