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的徐尔斗,身为大明国科学技术大学讲师,听说朱慈烺来了基地,今天要进潭柘寺参观、游览。
学院就在潭柘寺后面山中,徐尔斗即与其他人换了课时,跑来,要跟朱慈烺见上一面。
从潭柘寺后门进入,穿过潭柘寺,出了前面大门。
一见朱慈烺、刘子政这时一副傻逼样地呆滞着,便上去招呼朱慈烺,朱慈烺都没得到回应,徐尔斗就将俞建、郑虎拉到一边问起来缘由。
“还不是由范景文范大人书写,如今成为寺名的,那潭柘寺三大字引起的!”
闭嘴到现在,又因朱慈烺君臣吃瘪而兴奋着呢,这时徐尔斗问起,即有了表达、倾泻的机会。郑虎、俞建就想将过程讲得尽量详细,渲染得精彩。
可是,徐尔斗一奔放少年。哪有那耐心听他俩一个讲得啰嗦,另一个还添油加醋地补充,画蛇添足地炫耀……叙述得拖拉拉老长,耗费时间啊。
“……范大人讲到此,朱慈烺即是很生气,还跳起八只脚质问咱们的天启太子是不是他大明皇族,老朱家后代来……”
“好啦,不用讲下去了!我去给他们解释清楚!”
徐尔斗说过这话,当即就将俞建、郑虎丢下,跑去朱慈烺那里了。
“太子殿下,我,徐尔斗。你忘啦,当初我们在宫中见过几次,还有交流……”
徐尔斗这时变身话篓子,介绍过自己,也就滔滔不绝了:
“其实啊,天启太子将这寺名改称潭柘寺,也是一种亲民、爱民的极好举措嘛。”
“自这座寺庙成建以来,历数度兴衰,辽金始有扩建。”
“至我大明朝建立,太祖以下,历代帝后多信佛,是以才有朝廷拨款或捐资修建,使寺庙有今巨大规模。”
“前朝以上不说,单就大明朝二百多年间,皇帝们几次予寺庙赐名,因而寺名数度更改。”
“明宣宗赐名龙泉寺;明英宗敕改仍名嘉福寺……”
“然而呢,因寺后有龙潭,山中有柘树,故民间一直称此为潭柘寺。”
“为帝,为王者,当顺民意,安民心。从一点一滴做起,诚心诚意为百姓服务,最终取信于民,获民众归附……”
“天启太子就是这么做的啊!”
“天启太子!天启太子!你们这些人!原来都是我父皇之遗臣,如今,咋都变成了他朱慈炅的孝子贤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