镶黄旗官兵这时矗立于那座小山包前,集体为豪格默哀。
镶蓝旗火枪营官兵们的一千多颗人头,几乎围着这小山包一个挨着一个摆放了一圈。
满人之间,哪怕兄弟两个,处两个阵营,于战场之上对战,也是你死我活地玩命而搏。
因为清军治军有极其严格的执法制度。一上战场,你不玩命,要么被敌人杀死,要么被执法队杀死。
所谓的执法,人人有权杀死自己前面之后退者,因为后面有长官看着呢,你一旦被裹挟后退,等同畏敌退缩,哪怕没被当场斩杀,战后清算,你照样死路一条!
镶蓝旗、镶黄旗、镶红旗……八旗军之兵,有些就是兄弟父子,被临时抽调分处不同军队。
特别是这个时候,满清起几乎全国壮丁,举国入关进军北京京畿地区,后方兵员补充往往来自各旗征召,就使得这种情况愈加常见。
你看这时:身为镶黄旗兵的额哈仁,找到作为镶蓝旗火枪兵的儿子额布哈的尸体,也是只能强自控制住不流出来眼泪,在长官的监督之下,亲手割下儿子头颅,摆放于山包前,予祭祀豪格之亡灵。
是的,经过皇太极登上大清皇帝位后的改革,辽东土地上的满汉,及其他各少数民族奴隶们,通过参与战争获得一部分抢掠而来之财富,身份地位也有所提高。
但是,大清奴隶制度依旧如前,没有多少改变。哪怕将八旗议政,改为四王参政,还假模假样地学大明朝搞内阁什么的机构,不过也就是换汤不换药。
本质上,皇帝就是全国所有人的奴隶主,然后逐层王公勋贵……最后所有满族人皆是不劳而获的寄生虫(这种情况,在原历史上就是在统一全国后实现的。)
这时,最低层的满人,仍旧以奴隶身份,在为大大的奴隶主们去战斗。
像这时的额哈仁,其一家就是满人,也是最低层奴隶身份。
然而,到这时,四个儿子于各军中全都死了,他之活着,还活他娘的什么劲?
没劲?
你还得继续去战斗!
“镶黄旗的所有阿哈们!你们之主子豪格,被镶蓝旗那些杂碎们残忍地杀死。咱们要报仇哇,否则咱们枉为肃亲王的奴仆!死后要进无间地狱,被无数恶鬼缠身,永世不得超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