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应该要走的流程,因为当初杨延宜出兵很急切,并且当初的目标只是保住开原。
但现在,杨延宜已经进入了朝鲜作战,他的军需补给,就要提上日程了。
朱由校也没有二话,责令内阁一同拟旨,一同办理。
这也是群臣的一次试探,君臣双方都极有默契的没有提起如今京城的传言。
但方从哲的话里,说的不是运到开原,也不是经过山海关走水路,而是运去辽南,这是在试探朱由校是否认可杨延宜的军事行动。
鉴于目前的状况,朝廷又提供粮草、又提供军火给前线的将领,这也是朝廷的态度。
那就是相信他,支持他。
但他们不清楚皇帝是否也是这个态度,现在见到朱由校二话没说,都批准了下来,群臣也是松了一口气。
但是,方从哲接着却提了一个要求,那就是请朝廷派遣监军,到杨延宜的军队里面去。
坦白说,这个要求是很合理的。
因为监军的人选在于陛下自己,他大可以派出与杨延宜私交极好的王安前行。
朝廷都知道了这个消息,远在前线的杨延宜没有理由不知道。
派遣监军,也是堵住天下人的口,更是让杨延宜安心。
因为方从哲他们毕竟是在官场浸淫了一辈子的政客,完全的信任,对于他们来说,就像是妓女的贞洁一样,不存在的东西。
这些官僚担心的是,皇帝不会考虑杨延宜会不会反叛,而是会去考虑他有没有能力反叛。
完全相信一个人,是不合理的,也不应该存在。
但是,从制度的层面去防止杨延宜作乱,这才是一个合格的政客该做的事情。
但是,杨延宜接到了朝廷的监军,他心里会不会难受,会不会种下一棵怀疑的种子呢?
所以,范文程这一招,不但算计了大明朝廷,也算计了大明官员,甚至还将杨延宜也纳入彀中,端的是毒辣无比。
朱由校思考了片刻,长身而起说道:“准了,监军的人选,朕已经想好了。”
群臣这个时候都松了一口气,这时,门外的小太监走到王安身边,低声耳语了几句。
王安眉头一皱,走到朱由校身边,也低声说了几句话。
朱由校一愣,说道:“她要求见朕?请她进来!”
王安小跑着出了宫门,阁臣们刚刚松了一口气,现在心又提到了嗓子眼,不知道这个时候求见陛下的是何人。
过了一会儿,王安领着一个女子踏入了金殿之内。
方从哲扭头望了一眼,顿时觉得心脏开始“砰砰”狂跳了起来。
她这个时候不该来的!千不该万不该来!
赵敏也没想到,这金殿之内还有这么多的大臣在场。
她深深的吸了一口气,跪伏在地上缓缓说道:“爱新觉罗·敏敏特穆尔,参见皇帝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