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学生,政治背景又可靠,哪里去找?
“你爸不知道?”他好奇?
要是陆友坤知道自己小儿子是红党,也不至于这么惴惴不安。
“这是我的理想,这样腐朽反动的家庭怎么可能理解。”陆清河很愤青地回答。“我父亲和大哥整天想的就是让我去政府做一个反动官员。”
方振华不说话。
因为不知道怎么说,从亲情角度来说,你父亲和大哥一点没有错,但是从政治大义角度来看,这个倔小子更值得表扬。
这个年代的年轻人,理想纯粹的让人感动,处事又单纯的让人无语。
“老赵”在营部安排好陆清河,方振华就迫不及待地找到了赵刚。
“在这呢,你找大凤混了顿晚饭啊?”赵刚没有见他在营里吃晚饭,八卦地问。
“狗屁”看他旧事重提,方振华气急败坏。
这是绕不过去了?
为了堵住他的嘴,连忙把陆友坤和陆清河的事详细讲了一遍。又问:“这个好确认吧?”
“就在眼前的组织关系,有什么不好确认的。”赵刚高兴起来,“这还真是个大好事啊。”
方振华这段时间一直在他耳边说,军官的成长太慢了,军队需要知识分子支撑起来。
可是看遍手底下,除了当初张涛手下有几个黄埔毕业生,其他都是红党内部农民运动出身,或者是杂牌军军头出身。
少数像吴迪这样读过书的太少,而且年纪也小,还不能大用。
现在部队扩编,张涛手下几乎都被安排到了机炮连,还不够。
没有办法,炮兵是个技术活,毕竟和军校生讲弹道曲线还容易一点。
不想天上掉下个大学生,意外之喜。
“老赵,我准备让陆清河在营部任参谋,咱们带着打几仗,老练了再安排下去带兵。”方振华把自己的想法告诉赵刚。
小主,
“我同意,最好让他再找几个同学来,不是党员也不要紧,慢慢培养。”赵刚想的更远。
“行,那就这么决定了”方振华也觉得这个想法不错。
要是真的能够多要几个大学生过来,就是从头培养也值啊。
要知道,就国军德械师那些兵,当初都是小学生、初中生招进来的,已经稀罕的当宝贝了。
大学生,在那个年代真的不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