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郭相,是摄政王干的,郭相只是他的替罪羊而已,那日君上召她过去就是查问此事,她已当着君上的面招认,是摄政王来信让她这么做的,正好与她心意相合,她便照摄政王的吩咐给四殿下去了信。”
李暮霭愣了一下,“摄政王杀的他们,他不是与那两个侄子关系甚好?”
“没错,知晓摄政王那些勾当的不止裴庆一人,裴庆虽然还在逃,但是王府被查抄后,王府里的人见大势已去,供出了不少事,其中就包括替永国公主给四殿下送信这出。”
夏无念接着说:“还有接应肖氏进宫大闹太后祭礼的事,也是摄政王所为,君上之前就派人去流放之地查问了丰远侯,丰远侯供出是夏侯煜以保他性命为条件,让他诬陷郭相。”
李暮霭心下大为震撼,意思就是老三是夏侯煜逼夏侯沉杀的,老四老五是夏侯煜暗害的。先帝的子嗣除了夏侯沉外,都被夏侯煜杀了个干干净净……
若是夏侯沉有个好歹,皇位就会落到夏侯煜手里。
夏无念叹道:“他们还翻了不少案子,总之从前郭相认下的罪过里,大部分都是摄政王所为,欣州的事他原本不认,昨日我带着何通判去见他,他才百口莫辩。”
这个在她的意料之中。
何通判是她和夏无念保下的,她当初就是拿那座坟的事去诈的何通判。
何通判是府衙官吏里第一个开口说实话的人,也是个至关重要的人证,她怕此人会被灭口,才和夏无念用了个死囚偷天换日,将他带出大牢藏了起来。
她后来敢斩宋知府他们,也是因为手上还有个人证,不怕宋知府等人没了,这桩案子查不下去。
但是在夏侯煜眼里,何通判早已在牢中自尽,夏侯煜至今还以为她当初斩那些官员,是替他灭了口,如今突然冒出来一个人证,他怎能不吃惊。
“甚至连他的侧妃杨氏都是他杀的。”夏无念补了句。
“啊?”李暮霭惊异。
“杨氏当初趁君上酒醉向君上献毒酒,被君上识破,逼杨氏自己喝了,那时所有人都以为是君上杀了杨氏。”
李暮霭费解:“可是我见过杨氏的尸首,她脖子上有淤青,是被勒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