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已经非常困难,但人类丝毫没有放弃。
巨大的生存压力也迫使人类开发出了更多的科技。
郭伟向陆白展示了他们身上的装备,可以防止普通异种割伤和穿刺伤,防御普通枪械子弹的胶质紧身服。
融合人工智能和辅助作战功能的战术头盔。
以及利用异种生物能力,研发而成的各类弹药和兵器。
一旦这些东西大规模量产,攻打异种将会更加得心应手。
陆白这才明白,并不是利刃小队的个人有多厉害,而是他们身上的装备太强了。
随后又有人问到南极避难所的生存条件和秩序。
郭伟也一一解答。
ECU南极基地的主要人口集中在南极半岛,那里拥有三个巨大的地下城市。
由于孢子植物泛滥导致地球升温,南极出现了一些冻土陆地和不冻港,那里也建设出了一个个中小型避难所。
幸存者主要食物为地下城棚植,主食为土豆、薯类、芥菜、甘蓝等,也有大米和小麦等常规作物但没有大规模种植。
肉类主要为鸡鸭以及经加工过的海洋鱼类。
至于秩序。
由于ECU一开始几乎是由各国军队撤退到南极形成的,所以是个严格的军事政府。
几十个国家的军事体组成一个军事总部,统一决策统一指挥。
南极基地全民皆兵,从14岁至70岁,几乎所有人都要参加一定时长的军事训练。
幸存者会按照各自擅长,由政府统一安排工作。
南极流通的货币为ECU政府研发的临时虚拟货币,称为“Anca”,取自于南极洲的英文前后四个字母,幸存者后来统一称之为“安”。
主要流通的语言是中文和英文,因为ECU中最大的两个军事体是中国和美国。
如果不参与军事行动,普通幸存者的生活几乎没有什么变化,只是在军事管制下,没有以往那么丰富多彩而已。
陆白又问,南极政府有没有搜索队这样的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