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两个家 没错,她打算用这家店铺经营豆类食品,虽然之前想过,县城里百姓不舍得花那么多钱,但她也不止是有豆腐皮这一">

第446章 租赁

不像其他商户担心远离闹市而无人光顾,顾向晚对地点没什么特殊要求。

因为她觉得只要名声够响,就不怕没有客人来,她的粽子摊也没在集市正中央啊。

主要是对于自己的豆类食品,她有信心。 人生两个家

没错,她打算用这家店铺经营豆类食品,虽然之前想过,县城里百姓不舍得花那么多钱,但她也不止是有豆腐皮这一个食物,大可以卖他们买得起的。

而之前她就想过上新品的粽子,正好趁着这个机会一起上新,也以这个招揽客人,虽然粽子不能做主角,但它的名气依然在,也算是他们家已经打响的招牌。

两者结合,不会差到哪里去。

而且,位于闹市的铺子都太贵了,竞争太激烈,不适合她这个咸鱼心态。

反正她开的铺子只能卖货,没办法留客人在店里吃,位于哪里没什么太大的区别。

这家铺子以前是卖成衣和布料的,不过受到最近灾荒和战乱的影响,物价上涨,银子越发不值钱,这小县城又不是每天都有人买衣服,老人家的子女受不了生意冷清,决定搬到府城去打拼了,着急用银子,便宜了顾向晚他们。

店铺里面有很多柜橱,是原本用来摆放布匹的,带去府城不方便,便也卖给了顾向晚他们,花了三两。

院子里有口水井,后厨在后院,是人家自己做饭吃的。

除了柜橱那些大物件被留下,其他零碎东西老人家全都带走了,给了顾向晚他们一些布和十几件粗布衣服,让他们好好给照顾家,改造装修什么的可以,但是别有太大的变化,这毕竟是老人家的根。

顾向晚他们自然答应,利用半天时间,和老人家及其子女去了县衙办理手续,写了租房契约,直接给了一年的租金。

解决完所有,这家店铺的管理权现在已经是顾向晚的了,只有房契在老人家手里。

下午他们又找了装修的工人给改造房间布局,顾向晚已经趁着这几天画好了平面图,工人们直接照做就可以,付了一两银子的定金,后续的钱等完工以后再付。

张友生会留在县城不离开,就正好每天都过来看看,既能监工,又能有个地方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