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向晚都不怎么满意,倒不是因为价钱,只是没有合眼缘的。
反正时间还很充足,也没指望出来一次就找到合适的,只当逛街玩一玩,临近天黑,他们就回去了。
到了大院发现那些去百家村的村民也都回来了,正七嘴八舌的在院子里给大家描述着那些房子的样子。
顾向晚他们也新奇地听了听,虽然都是土坯房,不过县令也很用心,让人给他们盖的并不难看简陋,比他们以前在张家村住的房子好多了。
房子多达六十多座,要不是县令找的人多,还没办法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如此迅速的就盖好呢。
房子有大有小,有的房间多,有的房间少,是根据他们落户的时候说的人口进行的安排,至于住的时候如何分配,就需要他们自己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安排了。
这么建房子也很好理解,房子大花销就大,人口少的不是白白浪费。
县令帮忙造村子已是不易,总不能管大家一辈子,到时候如果有分家的、有添人口的,就需要自己另起房子了,不管是花钱找人盖还是去县城里入户,那都是以后的事。
大家越听越激动,对县令更是感激。
能给他们盖房子,就已经是帮了很大的忙了,要不然他们哪里有机会赚钱啊?还在那山脚下砍树盖房呢,那么多座房子,要是就凭自己这点人,得盖到什么时候去?
只能说,因缘际会来到蒋大人管辖范围内,是他们大家共同的福气。
第二天一早,家里人又带着大妮她们包好的粽子上了街,这一次顾向晚也跟着去了。
她得和客人们打声招呼,连续说个两三天,差不多的大家就都能得到消息了。
如今粽子摊的生意差不多已经稳定了下来,没有了当初刚刚出现这个食物时的新鲜,大家争着抢着要买回去尝鲜。
不过即便没有了冲动消费,他们也有稳定的客人,百姓们已经习惯了这个摊位的存在,就像卖炊饼的卖包子的一样。
原本对于大家来说,粽子虽然好吃,但价格也比包子炊饼贵,一直买太奢侈了,大多数人是三五天才来买一次,尝一尝,解解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