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近卫舰队

繁星时代 驼驼君 1501 字 8天前

双方之间的距离非常接近,大量的直射武器在第一时间就发起了攻击。而曲率扰断设备也在一瞬间锁上了那艘巨型战舰,但似乎有某种能量场在影响这些设备,不让它们起效。

反物质射流与白雾接触的一瞬间开始消弭,随后便是一道道宛若恒星一般的闪亮光辉在反物质流的轨迹上闪耀。那些白雾在碰到这些炽热的光球时瞬间消散,但似乎又有其他的白雾补充进来,仿佛无穷无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在意识到单纯的雾态可能不足以抵御这些射流的时候。这些纳米虫突然开始凝实,一道白色的、轻薄的、看起来十分脆弱的薄膜挡在了横贯天际而来的反物质束之前。

进攻方是足足数千发足以振星撼月的高能反物质束,每一发的威力都足以炸平欧亚大陆。而防守方却只是一道看起来看起来和厨房用保鲜膜差不了多少的玩意,看起来仿佛一触即破。

但在双方接触后,异变突生。

那些看似轻薄的薄膜挡住了光束,而且并没有任何能量反应。就像是一道重拳砸到了绵软无力的棉花上,那些反物质射束的动能正在迅速衰减。

阻隔反物质并非不可能,但试图通过实体物质阻隔反物质就极其困难。反物质与实体物质接触就可能会爆发强烈的湮灭反应,也因此大多数主流方案都是依赖磁场这样的非实体“围栏”来阻隔它们。

但现在,这一切发生了,就这么切切实实地发生了众人的眼前。

若是贴近仔细观察一番便会发现,这些白雾在刚刚极短的时间内发生了某种变化,而后方战舰上的能量也开始朝着这些白雾输送。这些白色纳米虫开始互相吸收并融合成更大的个体,并通过这些方式增加了一些全新功能。

它们形成了一张网,每一个节点都有一个微型化的电磁护盾发生装置。虽然从表面上看,这种行为纯属多此一举——功率极低的微型护盾发生器直接防御力远不如直接装在舰上的大型护盾。

但,它是活的,是可调的。这是一项巨大的战术性优势。在几万里,甚至几十万里的太空交战距离上;哪怕因外力偏转零点零一度,都会让你的攻击完全偏离目标,甚至连对面舰队的边都蹭不到。

传统的舰载电磁护盾作用力的方向是基本固定的,而且作用范围也很短。维持的电磁护盾越大,其需要消耗的能量也会宛若坐火箭一般指数攀升。因此,大部分舰载护盾都会选择一个性价比较高的均衡方式,即能让护盾有足够的空间与时间来影响来袭物(即电磁场大小指标),也让它存在的时间不会太短(即能量消耗指标)。

而这种全新的活体柔性护盾则是用了截然不同的另一种方式,它们不需要形成一个完整的“场”,而只需要一个薄薄的“面”,这样子就使得护盾的高额能量需求得以控制(毕竟无线传输会损失掉大量的能量)。除此之外,纳米虫可以前出拦截,使其作用范围远超传统护盾技术。它通过更多的空间与时间,来更多地消耗来袭武器的动能。

除此之外,某些武器类型可能会有弹道修正能力,它们能在一定程度上减低传统护盾的效能。但对于这件可调式护盾来说,它可以随时调整在不同区域上的出力,从而主动将来袭物“推离”而非被动地让来袭物因自身动能而“偏离”。这使得其防御主动权在护盾本身而非武器,而弹道修正能力对此类主动式防御自然毫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