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母吃的开心的张大嘴巴辣的一边哈着气,一边笑着说:“好吃,这辣子吃着又香又辣。”
陈父笑着说:“你别看这一桌简单的农家饭,好吃都在这自家打的粮食,能吃出来麦面的香味儿。现在外边买的面粉,添加剂太多,吃不出麦香。”
老五说:“我前两天刚磨的面,这是去年的陈麦磨的面,新麦子磨面吃了没劲丝。你爱吃了,回的时候,叫黑蛋给你灌一口袋你拿回去先吃,不够了,等下回磨了,我让娃再给你送。”
陈父听了赶紧制止道:“不了,不了,成了啥了嘛,还能连吃带拿的。”
老五说:“这倒算个啥呢,自家打的粮食不值钱。”老五又转头对这李玲说:“吃完饭,你去咱地里把新鲜的绿菜都拔一点。葱、青菜、芫荽、韭菜都拔一点,完了你叔走的时候给一起拿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淑珍对着陈母说:“后头院子我用竹竿子扎了碎碎一坨儿地方散养了几只鸡,下午走的时候,把大公鸡逮去你杀了吃肉,土鸡蛋我还攒了一篮子,走的时候都给你们装上。”
陈母听了高兴的合不拢嘴,她倒不是贪图这些东西,而是被农村人的朴实所打动。她是真的第一次见识到农村人的热情好客和朴实。陈父的农村老家她几乎都没去过,当年与农村上学出来的陈父结婚都在城里结的。只去过一次陈父的老家,自己原本就是土生土长的城里娃,当时农村的条件更差,去了感觉没有下脚的地方,连饭都没吃就回来了。由此一直对农村的印象极其不好,这也是她极力反对陈舒嫁到农村的理由。而现在她却真正的感觉到农村和自己印象中完全不一样了。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老五始终不提说俩娃的婚事,只是殷勤的劝着陈父陈母吃好喝好。他心里清楚,事都是明事,谁也不是糊涂人,今天能把你们叫来,你们来看了,到底同不同意,你们自己给个态度。这事情的根结并不在自己屋里,而是对方家里。自己要是先开口,反而感觉是有求于对方,他就沉住气等着对方先表态。
陈父当然也明白老五家人邀请自己夫妇来的意思。陈父也感觉这事情今天该是有个断绝的时候,他吃完放下碗筷接过老五递来的烟说道:“感谢你们今天盛情的款待,今天坐到了一起,刚好趁这个机会把俩娃的事也说一下。这俩娃认识在一起也好几年了,俩以前也是同学,彼此也相互熟悉。我对李龙的看法不错,小伙子正直有闯劲、重情重义,我把女儿这一生的幸福托付给李龙我还是很放心。我今天一来你屋,我就感觉特别亲切,你屋这种浓浓的乡情让我很感动。尤其是你老哥和我嫂子的人品绝对没问题,我把女儿嫁到这样的家庭我是绝对放心的。刚开始,我跟她妈是有顾虑,毕竟城市跟农村还是有差异,我和他妈思想上有顾虑这也正常。这嫁女不是娶媳妇儿,要是城里小伙娶个农村媳妇儿人感觉也没有啥,但要是把城里女子嫁到农村很多人还是有顾虑。现在,我看了咱长安的变化,也看了你村、你屋这情况,我说真的没有一点顾虑了。在我的眼里也一直没有城里人和农村人之分,最重要的是人品要好,家风要好。在我的心里认为女儿的幸福就是自己找到自己合适心爱的人,那就是她的幸福。结的亲对方家里再有权有势,女儿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