淑珍和另外几个妇女拉起秀兰。“走,先去医疗站看病。”
几人搀扶着,去医疗站,老五和薛生财也都跟着,所有的“伤病员”也都一起前往医疗站。
医疗站位于村子中间,以前是村里的知青院。知青走后,就把村里的医疗站建在这里。坐堂的也是本村一个老大夫,姓韦。年轻时在部队卫生队干过,退役后又去县医院进修,回来后就在村上医疗站工作。
这韦大夫为人和蔼可亲,从不嫌贫爱富,无论穷富去了,见人总是非常客气,满面笑容。让人见了总会产生亲近和安全感。人也很干净利索,在那个农村人对卫生还不是很讲究的年代,这韦大夫良好的卫生习惯明显是已经走到时代前边了。
韦大夫看病,小病药到除,大病不耽搁。平常村里人有个头疼脑热,总会配置了各种瓶瓶罐罐的大小药片用纸包了,只说一句:“回去把这吃完就好了。”
病人回家吃不完纸包的药片就基本上痊愈了。
要是遇见不好的瞎瞎病,绝不会逞能给你治,只会告诉你,去县医院检查一下。病人家属也就明白这是大病无疑。而且,当时不能借助任何仪器检查,就能把病估个八九不离十,从未出过错。
所有全村的人,对韦大夫医术是绝对信任的。和蔼可亲的态度和一流的医术,同样也吸引了别的村子的患者慕名远道而来诊治。
一群人闹哄哄的走到医疗站时,韦大夫也是大吃一惊。“咋把人打成这了。”
赶快让“伤病员”都一排排坐下,然后挨个给处理伤情。秀兰的伤最严重,韦大夫把秀兰带进诊察室。看见秀兰眼睛高高肿起,左眼都几乎睁不开了,嘴角也青了,头发也被拽掉一缕。脖子上也满是抓痕。
就赶快给抹上红汞先处理红伤,再包上纱布,扯下胶布进行包扎。
彩娥的伤和秀兰的也差不多,也是满脸抓痕,头皮也被扯掉了一块。二刚主要是脸肿了,薛勇弟兄俩身上的伤根本无大碍。
韦大夫逐一处理了几人外表的红伤,又给秀兰和彩娥,开了一些消炎止痛的药片,都用纸包了。拿出算盘霹雳吧啦一阵拨拉。“一共十七块钱。”
老五看了一眼还在迟疑的薛生财,薛生财这才慌里慌张的从兜里掏出钱,点够十七块,给了韦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