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从袖中掏出一块令牌,径自丢给了李定边。
李定边满脸疑惑,随手抄起令牌一看,见玉珏之上边盘龙雕凤,中间刻有“永王璘”三个篆字。忽然灵台一亮,拍头惊叫道:“果真是永王殿下的令牌!恕末将眼拙,不知,不知小姐如何称呼?”
那女子也不扭捏作态,哈哈笑道:“数月前,你初到神都,殿下便邀你宴饮,那日我也曾出席,记得还观赏了你的刀法绝技呢!”
李定边恍然大悟,赶忙紧走几步,来到女子马前,躬身施礼道:“原来是和乐公主。请殿下恕罪,末将见过公主殿下!”
原来来人正是永王胞妹、和乐公主李素心。她笑意盈盈翻身下马,道:“李校尉依旧神勇,竟能擒获这吐蕃番僧。须知,此僧涉及吐蕃象雄宗的阴谋,势必危及大唐武林。我哥哥受圣人钦命经略武林之责,必当严加审讯此僧。便请校尉移交给我,我好回去向哥哥交差。”
李定边面色一怔,心中快速盘算起来,片刻后方才道:“公主殿下!末将斗胆,此人深夜在城门口邀斗,且为大唐敌手,按制度须由巡防卫先行收押、审讯,确保其对神都安危无涉,方可移交其他衙门。因此……”
李素心笑意顿时僵住,想不到这李校尉粗中有细,恐怕也在打着擒敌立功的算盘,竟然搬出朝廷法度来搪塞自己。是了,连朝中分外难缠的率鹿监都拿他不下,的确有几分莽气。
想到此,素心禁不住笑了起来,压低声音道:“如何?李校尉连永王的面子也要驳吗?从军报国,无怪乎加官进爵。今夜你擒获强敌又献于永王,自然是大功一件。只怕你这校尉可要升职做将军啦,我可听哥哥一直念叨,永王府宿卫中郎将一职,人选可还没着落呢!”
铁心等人远处瞧着,见和乐公主似与这校尉有旧交情,两人笑意盈盈地谈着,心中忍不住忐忑起来。倘若这李定边将番僧交予永王,率鹿监可算栽了个大跟头。
李定边目光之中有股炽热蓦地升腾起来,做将军可是每个军士的毕生所求,更何况是跟着风头正劲、仅次于太子的永王,前途更不可限量。
想到此,便不再犹豫,抱拳道:“好,那末将就便宜行事,交由公主殿下处分。不过,末将可要嘱咐几句,此人恐非什么吐蕃僧人,十之八九乃是汉人假扮。但究竟是何意,末将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