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力按住玻璃,落地窗玻璃像是纸糊的一样,碎了一地。
熊犇将所有的碎玻璃都收到了随身空间里面。
外面的空气这才流通了进来。
很新鲜,也透着一股子潮气。
熊犇敢这么做,是因为曼谷城动物园似乎有点看不起它。
在它居住的地方,居然连个监控设施都没有安装。
不搞点什么事情,都觉得心里不踏实。
将玻璃全部弄碎,收到随身空间之后,它跑了出来。
跑到了隔壁。
这里住着一个比较奇怪的动物叫做貘。
憨憨的样子,就像地主家的傻儿子。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有头痛症,有人建议他在睡觉的床前的屏风前面画一个貘,后来头痛的症状果然减轻了许多。
于是写了一段文字来称赞貘:“貘者,象鼻犀目,牛尾虎足,生于南方山谷中。寝其毗辟瘟,图其形辟邪。”
在传说中,貘以梦为马而来,以梦为食而去,能够吞噬人的噩梦,受到世人推崇。
属于一种瑞兽。
随着现代人的研究。
发现貘并不具备这种神奇的能力。
住在隔壁的貘叫做马来貘。
和大熊猫有着一个相似之处。
皮肤都是黑白色,一辈子都拍不出来一张彩色照片,也属于没有出息的主。
一个显着特征在于有一个长的鼻子,它的鼻子比大象的要短,但是比猪的要长。
在过去的几千年里。
这种动物曾经在夏国大地广泛分布过。
那个时候的气候温暖湿润,豫省气候大概和两广地区相似。
不仅生活着马来貘,还有苏门犀,亚洲象等等。
在商周时期出土的一些青铜器里面,很多都是以貘的形状塑造的,由此可知当时的夏国人对貘这种动物非常的熟悉。
由此可以引申出一种看法。
如果我们挖掘出了前人的遗物,是某种动物的造型,比较奇特,我们又从来未曾见过。
便推测这种器物造型来源的动物属于古人虚构,这是对古人的一种不尊重。
比如从来没有人见过的龙。
……
随着气候变迁。
貘的分布范围逐渐南移。
这些动物也就渐渐在夏国大地上绝迹。
难以寻觅到一头。
被关起来的这只马来貘的状态不是太好。
它的臀部还有脖子上有着很明显的伤痕。
胸闷敲了敲玻璃。
马来貘缓缓的抬起了头,动作较为缓慢。
似乎是刚刚被吵醒,脑子还有点不太清楚。
看到外面的大熊猫之后,抬头的动作停顿了一下,然后吐出了舌头。
“你是谁!”
马来貘叫了一声。
熊犇听懂了。
“我是大熊猫熊犇,很高兴见到你!”
马来貘呆呆的看着熊犇。
足足十几秒。
可能在想。
到底是什么东西?
为什么能够听懂我说话呢。
之前也碰见过其他的动物。
根本无法交流。
从前也从来没见过,长相这么独特的动物。
从外表看似乎比貘还要可爱。
这让马来貘有一种淡淡的嫉妒之心。
“从来都没见过,我是小貘。”
“我是今天才刚来的,隔壁的那个大房子你看到了吗?那就是我的家!”
马来貘点点头,“这么晚了你还能在外面,真好!我都出不去。”
羡慕自由自在的日子。马来貘继续说:“你看到另一边了吗?那是我白天活动的场所,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我都要被两脚兽赶回来,如果不回来的话就要挨鞭子。”
想必马来貘身上的伤痕就是这么来的。
在东南亚的很多国家,对动物的保护其实都不太在意。
那片地方的很多人,基本上也是什么都吃。
比如说地上爬的壁虎,阴暗潮湿地方下的大蜈蚣,蝎子,还有老鼠等等。
在一些肉类市场上。
经常会见到穿山甲,貘,甚至三嫂等保护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