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现实是!
“炮弹蕴含的不仅仅是火药,还有我们每一个人的意志。”
“我们要他什么时候炸,他就什么时候炸。”
“我们要他什么地点炸,他就在什么地点炸。”
“我们要他炸谁,他就会炸谁!”
“我们要他炸阿三,绝对就炸阿三,要他炸老鹰,绝对就炸老鹰。”
指导员说的就有点高屋建瓴了。
郑凯作为一个兵,记住了这些,在战场上考虑这些,确实有点疯,确实有点不着调。
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好吗?
好!
干好自己本职工作,是我们本来该有的基本能力,但是我们的潜力,不仅仅只够本职工作,还有精力去思考,去学习其他的东西。
“实弹射击,此次任务圆满完成,至于其中暴露的问题,你们每个人都要改进,这是我们的基本能力,也是我们穿上这身衣服的的责任。”
指导员很严肃的说着。
认真的回想着整个演习过程。
其中自己做到了哪些,还有哪些做不到。
自己什么样子,自己能做到什么水平,这些可不要勉强的顶上去。
因为到了一定地步,那可不仅仅是代表自己,很多时候是会影响其他很多人的。
就像杨尚平背着弹药突然摔倒一样,万一不是助力,反而拖事情的后退,那就不好了。
而且一次实弹,让很多事情都变的清晰了。
对自我的认知,对军人这个群体。
主要是自我认知这一块更加清晰了。
自己能够做什么,自己还有多少欠缺,不当兵很难体会这些事情。
毕竟一般环境下,很少有机会能够深刻的去思考自己。
应该换个方式说这个事情。
在一般环境里,比如社会上,基本上是群居的。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圈子。
很多思维都是根据周围的人的状况形成的。
周围的人,讨论学习,自己也就会想着学习。
周围的人讨论着怎么做好事情,自己也就会想着怎么做好事情。
而部队这个环境里,大家是一起的。
新兵,老兵,班长,排长,连长指导员都是生活在一起的。
有很多思维都是毫无保留的交流的。
作为一名新兵,哪里做的不好,哪里做的好,在讲评总结的时候,都是清楚直接的点出来。
没有其他地方的那种藏着掖着,勾心斗角。
这里的人,都希望所有人都努力。
努力的方向也在前人的指明的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