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动容之余,温言说道:“免礼,给景岳看座!”
坐到了熟悉的锦墩上,贾瑜仍然不敢放松,挺直腰背仪容严肃,逐一回答着宣文帝的问题。
“陛下,京畿之地流寇匪患,如今已然荡平一空,臣今日即可复旨!”
宣文帝满意点头,这些他早已在奏疏中看过,但此时听到贾瑜的话仍然不免欣然一笑。
这些天在贾瑜一封封的奏折下,他就像是玩遥控游戏一样,一步步看着平寇的进度向前推进,而今天贾瑜的复命,无疑就是游戏通关的提示!
“景岳一路辛苦,朕虽未亲至但也知悉了景岳一路辗转的辛劳。”
贾瑜连呼不敢,又道:“陛下,臣于临行之前已安排好部下协助流民安定生活,同时吸纳了万余人手,充当漕军骨干以备不虞。”
皇帝微微颔首道:“漕运沿岸卫所多有败坏,不堪大用,景岳此举亦是理所应当。”
他倒没觉得有何不妥,万余人听着多,但是脚下京营可就有着十五万兵马呢!
更何况贾瑜这些人是散落在中原的各条运河上,分散起来甚至还有些稀疏,能有什么威胁?
然而漕运体系庞大,贾瑜精兵两万,那其余的辅兵、壮丁加起来怕是就有十万之众。再加上沿岸的卫所、官船的水手、民间的帮派,漕运的潜力远远超乎这个纸面数字。
贾瑜不可能明说其中猫腻,不然皇帝必然会心有疑虑,但是不说也不行,漕运这东西只要一发展起来,朝廷的有识之士不可能看不到。
所以他隐晦的半保证半解释道:“陛下,漕运事务错综复杂。臣初入手还需助力,组建漕军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待到日后体系建成稳定运转,此军也就可以裁撤了。”
贾瑜空口画大饼,先给皇帝打了个预防针。
不管怎么说,只要以后有人弹劾他,皇帝能想起今天自己的这句话就算成功。
宣文帝颔首,心里更舒坦了几分。
景岳也不是那不识大体之人嘛,知道国家财力有限,不像其他的将军玩了命的给自己加人。
他龙袍一挥,大气道:“两万人朕还是养得起的,景岳无需多虑自行决断就好!”
说完了军事,贾瑜转而谈起民生。
“陛下,此次臣外出平虏所见京畿六府之地百姓饿殍遍野,天子脚下尚且如此,如今民生艰难可见一二!臣请陛下减免山东河南山西等地赋税,以宽百姓压力。”
闻言,皇帝沉肃的面容露出思索的神情。
须臾之后,宣文帝缓缓道:“此事,之前首辅也有上书提及,但最终还是被朕给否了。一来朝廷财政艰难,朕不瞒景岳,如今京中的官员还有数月的俸禄欠着未发;二来如今军费开支巨大,女真鞑靼开年以后都有所异动不得不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