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要挑在这个时候?
还没等他说话,武勋一列又有一人出列大声道:“陛下,臣麾下耀武营愿请为护卫!”
贾瑜凝眸看去,这位却是老熟人,理国公之孙现任一等子爵柳芳。
他脸上明晦不定,敏锐的嗅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味道。
但此时来不及多思考,直接出列道:“陛下,忠顺王爷所言臣以为不实!”
贾瑜轻吸一口气,不疾不徐道:“赵宋时,岳武穆举兵抗金,有其母刺字精忠报国!朱明时,于少保庇佑京师,有百姓典吏悍不畏死!足见人无男女老幼出身之别,却有保家卫国同理之心!”
贾瑜很早就悟透一个道理,有时候不是谁声音大谁就有理。
真正的气势不是通过音量来表现的。
就比如他此时,引用最近的宋明二朝的故事,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在气势凛然之余更有着强烈的说服力。
贾瑜顿了一顿,继续沉声道:“臣下五城兵马司,不敢妄言之为百战精锐。但士卒虽出身市井酒肆,亦有拳拳之心以报君父,殷殷之望以馈社稷!又岂可因其出身而弃之如敝履耶?”
这句话既是贾瑜的自谦,也是表忠心。
五城兵马司是他的部下,在政治场上和他自己没有区别。
“臣窃以为,凡圣君者,必爱民如爱子。陛下有尧舜之风,勤政爱民,实为百姓福祉。”
“然江山社稷之中又岂可独累君父一人?臣谓之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直至这时,贾瑜才彻底锋芒毕露,在稍微拍了拍马屁后,用一句千钧之重的箴言来做整篇驳斥的收尾。
随着少年清俊的话音落下,金銮殿内霎时间静悄悄的。
大家都在心里慢慢咀嚼着这句话,越想越觉得无懈可击!
宣文帝面色通红,明明大脑清醒的状态,此时却如同饮了美酒一般上头。
尧舜之风,百姓福祉!
这是何等的评价?
这也就罢了,毕竟拍马屁谁都会。
可是今日贾瑜的回答可谓字字珠玑,不仅有力的反驳了忠顺王的弹劾,同时更有一句不世名句诞生。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已经可以预见的是,这句话必然会名留青史,被世人广为传颂。
比起先前的那篇少年中国说,这句话的传播性更为深远!
小主,
海内传颂,誉满京华是掌上钉钉!
而到那时,作为君王的自己......
忠顺王懵逼过后,连忙急声道:“陛下,贾瑜所说实为惑众之言,不可轻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