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对跪在地上连连磕头的赖大二人视而不见,笑着道:“瑜哥儿,今儿喊你过来是想问问你这快过年了,有什么打算?”
贾瑜一拱手:“老祖宗,平常如何今年就如何。只是我看今年还是不要搞什么太大声势,咱们一家人关起门来高乐就是了。”
贾母疑惑:“这逢年过节的,府上走亲戚少不了,怎么能这样安排?”
看了一眼同样面露不解的贾政,贾瑜心中无声叹息。
就这政治灵敏度,也难怪贾府这么快的就破败下去。
他轻咳几声,屏退了多余的下人。
方才缓缓道:“老太太应当知道,陛下有意在明春改元定武,整顿兵事之心已是路人皆知。而我贾府数代从军,如今虽然老国公仙逝,但还是在京营有着偌大声威,十二团营有七营和我家有旧。”
“如此风急浪涌混沌难明的局势,倒不如先做壁上观,减少亲戚走动,如此虽无小功也绝无大错。”
众人这才迟钝的反应过来,原来过个年还有这么多的讲究,看向少年的目光也多有不同。
元春算是最懂这些的,她轻声附和:“老祖宗,瑜弟说的有理。咱们不仅要减少不必要的来往,今年入宫谢恩的时候也要多看着些,四大王府的女眷们先去哪边谢恩,咱们就跟着去哪边谢恩。”
像之前,权贵们赴宫宴都是先去太上皇,再去宣文帝。
只是今年风头转变的快,保不齐有所变动。
贾瑜欣然点头:“大姐姐聪慧,实乃女中诸葛。”
元春毫无杀伤力的剜了他一眼,眼神犹如小鹿。
贾母犹疑道:“先前老国公还在时,跟我说要和太上皇多亲近,这怎么.....”
老太太虽然掌家多年,但是终究隅居内宅,对于朝政的敏感度不高,也一直将故去的荣国公贾代善的遗嘱奉为圭臬。
贾瑜暗含深意,一语双关道:“此一时彼一时,太上皇也是人,那就终究有老去的一天。”
长长唏嘘一声,贾母的满头白发微微摇晃:“老太太年纪大了想不来这些,你怎么说老太太就怎么做是了。”
王夫人听了半天,默默插嘴道:“实在不行,问问我家兄长也可以。”
贾瑜乜了对方一眼,也不知王夫人是蠢还是坏,毫不留情面道:“二太太此言差矣,王大人虽然是咱们亲戚,但是其位高权重是正一品的京营节度使,和我们家不可相提并论,贸然学过来只怕是东施效颦。”
王夫人被他抢白,脸上多少有些挂不住,冷哼一声闭目不说话。
小主,
心道:这小儿才当了几天的官懂什么?她兄长可是正一品的高官!
其实,王夫人要说有什么坏心也未必见得。
她想的,更多是通过兄长王子腾来提高自己的地位。
贾府只要一天有求于王子腾,那她在贾府的位置只会越来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