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君前奏对

贾瑜心道:也就是说是内患咯?

秋收结束寒冬到来,最近确实有不少被逼的活不下去的农户成了剪径的盗匪。

尤其是神京地处北方,本就不如江南富庶,不少农户活不下去,就都摇身一变成了绿林‘好汉’。

远的不说,就是京师周边的河间府保定府,都有不少聚众匪徒啸叫山林打家劫舍。

而与之对应的,每年开春官府组织的剿匪也已经成了惯例。

如势小,则由各州府自行组织人手清剿匪徒,算是填了笔官吏的政绩。

如势大,就需要中央统一调拨军队,进行讨伐平定。

这也算是每个到了末期的封建王朝的老传统了。

贾瑜心中有数,便安稳了许多,静静跟着夏守忠向乾清宫走去。

乾清宫内,宣文帝果然是在如夏守忠所说的批阅奏章,此刻听到太监通禀贾瑜到来的消息。

皇帝头也不抬继续阅览奏折,一边吩咐道:“给贾卿赐座。”

贾瑜轻轻走了进来,想到夏守忠之前的话,他也不多推辞,当下就坐在了锦墩上。

天子还在批阅奏折,贾瑜便目不斜视的,只用眼角余光开始打量乾清宫内的细节。

宫殿装饰不算奢华,说明宣文帝不是一位特别注重享受的皇帝。

不过贾瑜却发现了一个小细节,那就是皇帝的书案上,摆放的事物极多,以至于还要在身侧令开了几个桌子放置物品。

而且几乎所有的东西都在宣文帝位子周边的一丈之内,方便他随时取用。

贾瑜目光一闪,思忖道:‘看来,这位天子的掌控欲比我想的还要强烈。’

过了小半柱香,宣文帝终于放下墨笔抬起头道:“朕一忙起来倒是忘了时间,贾卿可等的急了?”

贾瑜连忙从锦墩上起身,行了一礼从容道:“陛下心忧国事,臣岂敢轻扰?更何况臣也是第一次来这,反倒觉得新鲜的很。”

他将自己的态度拿捏的很好,既恪守臣子底线展现出面圣的恭敬,又恰到好处的流露出了一种长辈后辈相处时随意的态度。

正合皇帝的喜好。

果不其然,宣文帝哈哈笑道:“朕拿了墩子就是要你坐的,站在那里干什么?”

贾瑜这才又坐了下来。

小主,

宣文帝揉了揉手腕道:“你可知我唤你来所为何事?”

贾瑜摇头道:“臣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