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花信少妇的小手温热,甫一入手顿觉滑软柔腻,让喝了酒的贾瑜不禁心中一荡。
只可惜,他还来不及细细品味,其主人便快如闪电般的收了回去。
李纨心脏已是狂跳不止,虽然只是一瞬间的接触,但两人桌下的这番亲密动作仍然让她有一种喘不过气来的禁忌感。
她红唇微张轻轻喘息,开口道:“话虽这么说,但大丈夫之志也不是一日而成的。需当和瑜兄弟一样日夜精进,循序而进,若是想一步登天,不过徒惹人生笑。”
这话逻辑分明,先解了宝玉尴尬的围,又捧了捧贾瑜,最关键的是这话中道理言简意赅,令人难以反驳。
贾瑜心中暗赞李纨机敏。
不同于凤姐救场时候的油腔滑调插科打诨,李纨的话逻辑分明条理清晰。
此两者难以分出孰优孰劣,却是因各自主人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性格所铸就的。
不愧是书香世家的大小姐,蕙质兰心可见一斑。
将刚才和李纨拉手的那只手从桌下升起,状若无意的放至鼻前,贾瑜微微一嗅,淡淡的兰花香萦绕在指间。
他这一副猥琐的模样全被身侧的李纨看了个正着。
这个家伙,竟如此轻薄于我!
李纨心中既羞又怒,刚才那种类似于‘大庭广众眉目传情’的禁忌感让她难以忘却。
微微摩擦了下长裙下的双腿,她侧坐过身去,只留给贾瑜一个精巧的耳朵。
贾母人老成精,桌上气氛的变化她自有发觉,如今赶忙补充道:“珠儿媳妇这话说的在理,老二常念叨的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就是这个道理?”
“现在不起眼,将来未必成不了器。”
贾瑜听得偷笑不已,这老太太对宝玉确实喜爱有加,发自真心的认为宝玉是个成大器的。
他看了一眼最下方的贾琏,心想也不知这个大房的琏二爷听没听出贾瑜话语其中的韵味。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这番家宴算是完事了。
老太太口中说着精力不济,拉着鸳鸯回了房,三春姐妹也纷纷和贾瑜告别。
只有李纨,面孔冷硬的说了句:“瑜兄弟先忙。”便转身匆忙离去。
步履匆匆,倒像是回去做什么大事一样。
贾瑜从她曼妙有致风韵盎然的背影上收回视线,起身整理了下衣着,准备离开。
却听到一旁喝道微醺的贾琏大声道:“平儿,你去伺候着瑜哥儿回房,他初来老宅不认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