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问题又说回来,七品终究是七品,就算是六部侍郎也是正三品,中间相差了整整七个等级。
因此,在被调入中央之前必须有个过渡,而四品的扬州知府就是非常好的岗位。
一来正四品不上不下,递补中央完全够格。
二来林如海久居扬州,熟悉淮扬官场,同时还可以继续协管盐务,给皇帝送银子。
听了贾瑜的推断,林如海得意而笑,他有点明白为什么老师这么喜欢这个小师弟了,这种聪明人一点就通,教学起来实在舒服。
其实贾瑜甚至还有更加深远的推算没有说出口。
他试着将自己代入到皇帝的视角。
林如海出身于盐务,若是调入中央,最大可能就是户部左右侍郎,极小概率会去都察院。
而如今,户部尚书欧阳建章已经多次表达致仕之心。
虽然贾瑜这次下江南,就是为了筹措银子帮助皇帝保住户部尚书的位置,但是老尚书拖欠太上皇内帑银子的污点已经算是留下了。
这对于一个政治人物来说,无疑是极其不利的。
这种情况下,宣文帝完全可以等到林如海进京一段时间之后,再伺机接上欧阳尚书的位置,从而实现权力交替的无缝过渡。
这么一想,宣文帝的心思可真够长远的,如果是在登基之后,将林如海下放的时候就考虑到了这么多,那就有点可怕了,难怪原着里太上皇根本玩不过他。
心中思绪万千,但贾瑜面上不动声色。
林黛玉则高兴道:“意思是说,再过两年我们就要去京城了?”
林如海习惯性求稳道:“现在说起来为时尚早。”
看了眼女儿有些失落的眼神,他又赶忙找补了一句:“但也是八九不离十。”
黛玉这才满意起来。
林如海赶忙转移了话题,指着贾瑜身侧的天子剑道:“你可知,这天子剑是福是祸?”
贾瑜沉默不语,有些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