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求三甲,但求中榜。
只要有了进士的出身,再加上老师和众师兄的人脉,他做起事来也会师出有名。
不再像现在一样束手束脚,只能用些玩弄人心的诡计。
如果再等上三年,只怕李纨凤姐都老啦!
摇摇头将不正经的心思甩开,贾瑜抬起头,看着老师问道:“老师,现在我已经学完了四书,从明日起我们便开始学习五经?”
王怀川笑了笑,听出来了贾瑜试探的意思,这个小子果然机灵,看来已经有想法了。
“瑜儿你想来聪慧,你不妨猜猜为师接下来的安排?”
贾瑜胸有成竹,自信道:“乡试尚远,我猜老师应该不会再往下教了,至于童生文章我已经练习的十之八九,无需再重复。我猜,老师应该是要带我搞实践课程了。”
看着王怀川笑而不语,贾瑜一个机灵,想到了一种可能,询问道:“老师,我们去扬州?”
王怀川终究还是没忍住哈哈大笑:“你师兄还说你绝对猜不到,要我亲口和你说。我和他说了,瑜儿聪慧,只需要点一点就能明白,不用通知。”
“现在看来,还是我更了解你。”
前些日子分析邸报的时候,贾瑜早就看到了户部尚书欧阳建章的乞骸骨书,宣文帝的答复是不允。
和数月前三人的分析完全一致。
这四个月里,多达几十次的分析邸报朝政,
贾瑜早就发现自己的这个老师是站在宣文帝派系,属于是支持改革的大臣。
如今皇帝缺银子,老师又要带自己出去上实践课。
当下哪里还有比扬州更合适的?
看到贾瑜猜到后,王怀川也和贾瑜讲了一下事情的经过,
原本宣文帝并没有要派他前往扬州的意思,毕竟王怀川如今明面上没有官身在,去了也没什么大作用。
但是贾瑜和林如海勉强算是八竿子打得着的亲戚,又兼之是师兄弟,曾经有过书信来往。
如今贾瑜课业已完,去见见世面,顺便帮衬帮衬下师兄也是应该的。
没错,贾瑜年中时候还和林如海写过信,
信的大致内容就是:我问候师兄你全家身体都好,师兄代全家问候师弟你身体好。然后就是劝学读书云云。
贾瑜一直心心念念的林妹妹,被概括在了‘家属等’三个字里。
王怀川和他约定好,五日后在城门处集合,一同出发坐船前往扬州。
贾瑜自然也没异议。
他也要回去安排一下贾府的事情,免得等到从扬州回来,发现老家出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