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问答与拜师

他也不紧张,像在拉家常似得说道:“我父亲常年在外经商,走南闯北到过的地方甚多,见识广博。我小时候经常缠着我父亲,让我给我讲述外面的世界,一来二去知道的自然也就多了。”

又举了些江南名胜之地的例子,言语间仿佛亲自去过,对于细节处也是言之凿凿。

其实这些都是他前世旅游时候去过的......

看到王怀川略微点头,他又继续胡诌道:“至于写文之初,我倒没想这么多。说起来也不怕王公笑话,我原本是想写一篇文章,指责贾家族内的少年纨袴,国家膏梁。

只是后来听到我父亲说起外面的时局,又心忧国事,两相结合之下,由我贾府之少年联想起了中国之少年,遂做出这篇文章。”

这番解释勉强也算有理有据,就好比有些人生气的时候只会一直无能狂怒,有些人生气的时候却能够化愤怒为力量。

贾瑜只不过扮演的是后者而已。

这很合理吧?

王怀川捋须点头,少年气盛,确实在情理之中。

一旁王天成却忍不住了:“贾瑜你是真的很厉害,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连论语还没读完。”

他这是自谦之语,实际上是这家伙害怕贾瑜不自信,借机在鼓励贾瑜。

贾瑜会意,感激的朝他一拱手。

王怀川只当没看见这两个小子之间的互动,又略一思考问道:“我看小友文章脉络清晰,然而中间却有一段文字含糊而过,老夫甚是好奇。”

他紧紧盯着贾瑜面孔,又笑眯眯补充说:“老夫年事已高,将至不逾矩之年,小友心中所虑不必担心。今日之事,只入得我们三人之耳。”

说罢,瞪了眼王天成,唬的他也是连连点头。

‘没想到他居然能发现我删去的部分,看来还是我小觑了古人。’

暗暗在心中告诫自己不可自大,贾瑜理理思绪,回道:“事无不可对人言,先生好奇,小子自然不会藏私。”

“在我看来,如今朝政之乱,罪在陛下太过仁慈,一些高官豪右,就要狠狠地放一放血才是。”

他深得面试技巧,照例是起个高调,先声夺人。

“扬州盐商,苏州织造,这两个地方的富商大族数不胜数,金银铺路,玉石满堂,穷奢极欲天下皆知。朝廷却从手里分不到半点银子,依我看要加征盐铁税,再刮刮他们的油。”

小主,

放完炮就要降下语调,留三分转圜的余地,这是他前世做汇报的经验。

贾瑜建议的盐铁加税虽然不好,但总比朝廷一直想推的专营要好得多。

“再者,如今四方不靖,九边里通敌卖国、喝兵血、谎报战功者数不胜数,陛下身处宫闱之中自然难以分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