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王怀川:堪称世之英杰

他将书册放在案上,人却仿佛回到了过去,又记起少年时那个意气飞扬的自己。

读完这篇文章百感交集,既为少年时的意气昂扬而骄傲,又为如今身躯老迈社稷动荡而心忧,一时间竟讷讷语塞说不出话来。

定了定神,方才回神过来说道:“好文章,真是一篇难能多得的好文章。”

王天成洋洋得意,趁着老爹不注意,赶紧又给自己倒了杯贡茶,说道:“怎么样,火烧到眉毛没有?”

王怀川失笑,摇了摇头,好笑道:“我是火烧眉毛了,但我和你急的不是一样东西。”

将这薄薄一页纸珍而重之的抚平,又用桌上的白玉山水镇纸压好,放在桌子上。他才笑着说:“你急,是急着想见见这个贾瑜是何等人物,能在这般年纪写出这样的好文章。”

他捋了捋须,笑着说:“我急,是急着想看看他文章中故意隐藏起来不说的东西。”

看见小儿子瞪着眼不服气的样子,王怀川童心大起,笑的眯起了眼睛,用一种你大爷还是你大爷的教训口吻道:“你看文章,终究还是在按着作者的路子在走,却没能够跳出来看。

就像这篇少年中国说,读起来朗朗上口,大气磅礴,一个不注意就被作者鼓起情绪,带走思路。

若是能够静下心来,慢慢的读,细细的读,你就会发现这里其实隐去了很多内容。”

讲到这里他又没什么教育儿子的心思了,只长叹道:“其实隐去的部分,我大致也明白,无外乎是对当今朝廷的不满,只是为尊者讳,隐去不提。”

“但无论如何,能够以一介少年之身,写出这等文章,堪称世之英杰了。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还知进退懂利害,能够在文章隐去不方便说的部分。

这样的少年英才,我也想听听他觉得当今朝廷哪里做的不好,哪里需要改正。”

政客不可怕,就怕政客有文化。

王怀川致仕后潜心学术,不代表他就失去了独属于政治家的那份敏锐,仅仅读上一遍,就闻弦歌而知雅意,明白这篇文章内容有缺,绝不只是纸面上的对中国少年的赞美。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若是换一个学富五车的大儒来,也能发现问题,但不可能似他这般洞若观火。

严格来说,这是属于他和原作者梁启超这两个政治老油条的默契共识。

在他们这样人的面前,贾瑜的道行还是太低了,虽然对文章修修补补大改了一番,但是糊弄糊弄贾政这种半吊子还行。落在王怀川这等大家眼中,无异于掩耳盗铃。

看着小儿子不舍的眼神,王怀川哪里还不明白,笑着道:“你先去安排人到这贾瑜府上下个帖子,请他明天过来。”

“到时候再来我这里,慢慢誊写也不迟。”

“还有,别喝了!你这牛嚼牡丹的东西,哪里能品出这庐山雨雾的味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