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想越觉得,贾家能这么快的衰落,更是被下旨抄家,实在是一种很不可思议的奇迹。
沈参住在东城磨盘胡同的一个小院子里,他没有兄弟,家中老母年纪又大,等闲离不得,所以就迟迟没有搬走。
贾敦贾瑜二人来的时候,他正在院中舞弄着枪棒,红缨枪带得院中风声飒飒,枪首的红绫翻飞间露出点点银光。
见到贾瑜二人,他放下手中银枪,迎上来道:“敦叔,瑜贤弟快请进。”
贾瑜这才近距离打量了下他,只见沈参寒冬腊月里身穿单衣,如今操练之后汗水出来,麻布紧紧贴在身上,露出一副精壮身躯。浑身热气从头上腾腾而起,好似蒸炉。
沈参身高八尺,肤色古铜,浓眉广颡,燕颌虎腮,嗓音低沉有力,一看就是个臂上跑马的好汉。
但他并非单纯的莽汉子,反倒是心思细腻,将贾敦二人迎进会客堂内后,又唤来妻子上茶,换了一身得体衣服后才出来和贾瑜二人说话,种种礼节竟无有一失。
沈参率先开口道:“敦叔安好,这位公子想必就是世弟贾瑜?我早听各个叔伯说过敦叔家里有个少年天才,今日得见果真是一表人才。”
贾敦在一旁笑着喝茶不搭话。
来之前,贾瑜就已经明白这次拜访,基本上可以视作是老爹为自己将来铺路了,果不其然进门开始贾敦就修炼起了闭口禅。
贾瑜拱手回应道:“世兄威武,有古之名将风采,我在世兄面前哪里称得上什么人才。”
沈参哈哈一笑,打量着贾瑜说:“看来宁荣府上那片地,也不净是些酒囊饭袋,膏梁纨袴,也有贤弟这样的英才。”
这话说的略重,如贾敦这种心思细密之人,纵然心里有这般想法也万万不会付诸于口。
但沈参是武将,且家中早早和宁荣府上断了往来,因此也不惮于国公门庭威视。
贾瑜不答话,却起身而来向沈参请教起了武艺剑术,他和沈参刚刚认识,最忌讳交浅言深,倒不如从武艺方面下手,拉近距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从后世而来,只粗通太极这样的养生拳,至于剑法更是一窍不通,平日在家只练戳刺斩击,如今遇到沈参这样的猛男,正好借机问出了许多练习时的疑惑。
沈参今年二十八岁,但却精于武事,年幼时就跟着父亲四处剿匪,久经沙场。
此刻他一手拉起贾瑜臂膀,一手按着腰,模仿发力姿势。
细细指点道:“要练剑法先要练身体,要练身体先要练筋骨。这样你用剑挥剑时,才会稳而有力,所谓衡平均势,敛束相抱,左右顾盼,八面供心,就是说要把住平衡用力流畅。”
又总结道:“瑜弟身体算是强壮的,日后又不上沙场。只需练会我教你的几个姿势,再练习好准头即可。”
贾瑜试了试沈参所说之法,顿觉和自己之前的练习大有不同。
如果说他之前的练习是无根浮萍,拔剑一通乱打,那今天沈参所教他的就如同脚下生根,每一步都充斥着莫名的和谐感,一步步施展下来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