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雏凤清于老凤声

王熙凤摇头只做不知,附在探春耳边轻声道:“三妹妹,这贾瑜讲道理虽然厉害,可他却不知,那是老祖宗愿意和他讲,有些时候要是不想听,是根本讲不了道理的。”

王熙凤从进了门后,就接过了西府的管事之责,对此倒是感触颇深,不然也不会在原书中感慨道:我不过是个挂钥匙的丫头。

但这番话却略有诛心之意,王熙凤说完便闭口不言,不理探春一脸探询的神色。

贾瑜看都不看她一眼,朝着贾母拱手道:“老祖宗,我宁荣二府起于乱兵之中,随高祖皇帝平天下安乱世。

东府宗祠前,更有衍圣公亲赠手书:肝脑涂地,兆姓赖保育之恩。功名贯天,百代仰烝尝之盛。更可见我贾家心系天下黎庶。

如今天下太平,河晏海清,四方不见刀兵之祸,瑜也只能投身学海,刻苦读书,以追先祖之志,难不成这般也是错了不成?”

贾母听了顿感头痛,贾瑜这动不动就把先祖放在嘴上,又拿出了衍圣公做筏子,她怎么反对?

看着堂下身姿笔挺腰挎宝剑如入无人之境的贾瑜,心中哀叹,我这是又做了什么孽呦?

自丈夫贾代善去世后,她已经有好些年没见过这种事了,围在她身边的,要么是彩衣娱亲如凤姐,要么是谄媚恭敬如邢夫人。

如今这般少年这般气度,竟让他不自禁想起晚唐李商隐的那句: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不过贾母常年治家,如今虽年事已高,仍有几分手腕。

看着旁边欲要再加争论的王夫人,她微不可察的摇了摇头,

贾母换了个舒缓的语气,安抚道:“瑜哥儿,你一心向学,向投身科举做出一番大事业,这自然是好的。

二太太是怕你年少不经事,担心你坏了咱们家的名声,她也没错。”

顿了顿声,又刻意不去说那周瑞家的散播流言和报官之事。

继续道:“你们两个都是好的,今天又在这里说开了,我看倒不如各让一步。

瑜哥儿你若是有福气能拜在王公府邸,咱们家定是要好好供着你的。若是不能我也叫你二老爷从外面找个老师好生教导你。

二太太那里管人不严,便让那周瑞家的从此安心做个使唤婆子,不要再插手府内的事了。

这打啊杀啊的,老身年纪大了,不敢这样的吓。”

王夫人兀自不服,正欲开口争辩,却被老太太喝止道:“还没闹够?周瑞家的要是这么